鸣鞭、叩礼、颁赐策题……
一系列庄严繁琐的章程。谢临书即便早就在前世,就已经站在上首,把这一个个的步骤牢记在脑海中。
也不及此时此刻站在台下,亲身经历每一遭。
殿试所需的笔、墨、砚、草卷、正卷皆无需自备,由侍官分发。
而此次殿试所出的考题,与他记忆中的完全不同。
犹记上一世,夜楼宸在位期间,正值南渊国天下太平,顺治安昌。
那时的科考考题,以评史策论之最,其次是骈文诗篇,而像此次:
“……今纪纲法度,虽已彰明。
然因革损益,无顺时制宜者,以致闾阎有憔悴,吏治多污隆……
尔多士蕴怀有素,各抒所学,何以酌定章程,以承本朝万世之规欤……”这样的治策之法,还是第一次出现。
将这道考题全文读下来,谢临书眸子微动,目光在御座上的位置快速扫过。
高高的龙椅之上,已至中年却仍能窥见当年风采的夜楼宸,正端坐其上,凤目威而不厉地从大殿之内的每一位举子身上扫过。
谢临书低下了头,心中略有讶然却又在转眼想通。
鉴于有在夜楼宸身边伺服多年的经历,谢临书早已将他的性情摸了个大概。
他们这位皇帝,中宫所出,太上皇在位时既定的太子。
从一开始,就是皇位的继承者。
家族根基庞大,拥护者众多。
而他本人,年少时便表现得勤谨睿智,内敛横溢。
成年后,更是文成武就,龙章凤姿。
即便中间有过几年的消沉,他也在太上皇病重、超纲不稳的危急时刻重新振作起来,将失去的威信和权势重新收拢起来。
其手段雷厉风行,权术之高深莫测,完全就是一个合格的完美帝王……
可以说,他的前半生,唯一的低谷,就是继位前的那一段时间。
而就是那段低谷,在所有人看来,也像是一种涅槃,是天降大任前给予圣人的试炼,是馈赠。
而之后,他所在位期间。至少在谢临书了解到的。
四方安盛,人才辈出,周邻和睦。
即便偶有天灾天难,也都会在另一方面补足。
这也是他任性地宠任后妃,朝臣们依旧纵容听命的资本。
但这一世。
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会试之前多了道加试,殿试相应推迟。
就连他们这位一直以来顺遂非常的皇上,都开始为南渊国的传承发愁了。
是的。
谢临书肯定,夜楼宸一定是因为此次会试推迟的事,才会去考虑改革纲法的问题,试图以完善的纲法,来规划他之后南渊国的未来。
他这是,看不上他的那些个皇子啊……
谢临书盯着空白的纸张。
顿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桌上的砚条,一边研磨,一边在脑子里思考该如何落笔,才能不经意地挑动他们这位深思敏锐的皇帝的心思。
他慢条斯理的研磨,却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夜楼宸,也在他推测圣意时,将目光停在了他的身上。
殿试的时间只有一日,上午开始,到日暮时分便要交卷。
这其中,刨除一开始耽搁的时间。
众考官和考子们还需空出时间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