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8章 百年大计(2/2)

可在中原之外,那些所谓的蛮夷,大大小小不知几何。

大一些的,比如大桓这样,能建立国家,小一点的则由数个部落组成。

甚至有的小到只有一个聚落,一个村寨。

而截杀了大桓游骑的元人,属于规模比大桓小一档的那种。

这些人在草原北方的大漠生活。

那里的环境比草原北方更加严酷。

稀疏的草皮根本无法大量地驯养牲畜,严寒的环境让身体不够强悍的人,全部死在冰雪中。

能在那里生活的人,在残酷环境的历练中,极其野蛮。

中原人被大桓人看作两脚羊,大桓人同样被这些元人,看作懦弱的废物。

只是,大桓人毕竟强势,规模庞大的骑兵不是元人能挡的。

元人毕竟太少了!漠北苦寒的条件,无法养育太多人。

可是,这些年大桓人迁移到了草原之外的地方。

留在草原上的大桓人,也主要集中在草原南部。

草原北部虽然名义上还属于大桓,可其实已经没太多人了。

元人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牧场扩张到了草原以北,这些年倒是过得滋润了些。

因为这件事,大桓人和元人也没少起冲突。

大桓不是没想过解决元人。

可元人凶悍异常,人去少了就是送,去多了,这些人就退回大漠。

大军想要在大漠上追击元人,怎么都是比不划算的买卖。

而且大桓认为最大的敌人是燕国。

自然不可能在鸡肋的草原北部,花费太多精力。

这反倒给了元人更多的生存空间。

在北边,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元人慢慢地壮大起来。

……

从京城到北疆,因为北疆战事紧急,大家都拼了命的赶路。

得胜回京,自然就不用着急了。

六百里的路,走了将近二十天,终于到了京城之外。

十余天前,霍光在处理完京城的事后,已经给燕北传了信。

平山城大捷的消息,也传回了京城。

原本因为北疆未知战事和禁军满城搜捕带来的压抑,自然而然地被大捷吹散。

不少士人准备的,对燕北口诛笔伐的文章。

在平山城这场令人难以想象,超乎意料的大捷中,也显得寡淡无味。

大军在接受了老百姓的欢迎之后,便各自散去。

五城兵马司的人去原部门复职,抽调的各城城防军,也返回各自的城市。

京卫则在短暂的休息后,开始了重整。

原本的京营八卫,变成了三卫。

禁军也开始大规模地重组扩大。

燕北的动作很快,从火烧淳王府到现在军队重整,外部势力一点手都插不上。

大燕的军队被燕北牢牢掌握在手里,任何人也无法染指。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