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无心之举,反而无意中发掘到了一位大才,庄元洲这种开放的思想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正是他最为欣赏,也是目前的大明最稀缺的。
不可否认,庄元洲如此旗帜鲜明地表忠心,也是在强烈的功利心驱使下做出的决定,但这一点并没有引起朱由检的反感。
只要能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功成名就不是顺理成章吗?
人活一世,名利二字。谁也不能免俗,世上没有真正无私之人。红尘中,每个人都有许多牵绊,每个人也并不是只为自己而活,没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你如何让那些你所牵挂的得以安康?
朱由检对庄元洲的态度和想法持积极的肯定态度,但他并没打算现在就着手行动。因为士绅一体纳粮一旦实施,势必会引发整个大明的震动,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让刚刚平稳的局势再度动荡起来。
现在的大明,免赋税的田地都掌握在包括官员在内的读书人手里,在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和补偿的情况下,强行改革并非最佳时机。
在朱由检的计划里,改革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宗藩们才是首选目标。对宗藩下手,不但不会引发政局不稳,反而会让天下人都拍手称快。
二十多位大明世袭藩王名下拥有的田地、每年消耗的禄米,丝毫不亚于士绅们所占有的土地,被圈养了两百年的宗藩们对来自于外界的强力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只要将宗藩们摆平,下一步才轮到士绅。
大明是朱家的,连朱家人都要纳粮,其他人还有何资本拒绝缴税?
当然了,到时候不论是宗藩还是官员、士绅、读书人,还是会享有一定的特权的,这样会减轻对此项举措的阻力。
进士功名者,会有四百亩免税田地,举人两百亩,生员五十亩。
四品以上、二品以下官员在进士功名上再加一百亩,一品官员免税田地八百亩,武将依此例。
亲王免税田地就按照国初太祖之规再增加一些,每府五万亩,这些应该不少了。
孔家这种独特身份的存在,可享两万亩免赋税优待。
这种改革并不彻底,藩王士绅仍旧享有优待,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