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德化、朱纯臣等人,惊愕的注视下。
以周遇吉为首的将军,齐声怒吼起来。
面对众将校的问候,朱由检叉腰而立,朗声道,“大明万胜!”
在讲武堂现行的军规军纪中,不管是学员间行军礼,还是面见上官行军礼,皆以并脚、捶胸来定。
同时以‘敬礼’为起、以‘大明万胜’为尾。
唯独例外,当属朱由检,要高呼‘陛下万岁’。
朱由检要用这种方式,来强调上下级观念,强调军规军纪。
在‘文贵武贱’的政治生态下,朱由检要一步步扭转大明武将的地位。
“朕前段时间,忙着处理朝政和军机要务,没得空来讲武堂这边。”
朱由检负手而立,看着眼前这帮人,来回走动道,“但是朕却也听说讲武堂有些人对现有要进修的学科,有着种种的质疑。”
“比如这队列训练,比如识文认字,比如实兵演练等等。”
“在朕看来,有质疑是好事,这证明现行学科,有不足的地方。”
“今天朕特意来西苑,召见你们这帮学员,来聊一聊,谈一谈,看看有什么是需要精进的。”
培养脱产的职业军人,是彻底扭转大明军队的唯一路线,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朱由检愿意多花费些时间,来奠定培养军官的体制。
哪怕期间各地战局,传来什么不利的战况。
只要能做好这一点,那朱由检心里坚信,以脱产的职业军人为骨干所筹建起的大明新军,定然能迸发出惊人的战力。
朱由检随和的态度,让队列中的众将校,不少都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这是他们先前所不敢想象的。
“一个个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都是骁勇善战的主,怎么在朕面前就露怯了?”
朱由检面露笑意,看着眼前的众将校,道,“既然进了西苑讲武堂,那你们就是天子门生。”
“心中有疑惑,论道,不是很正常的吗?”
“孔有德,你先说!”
“喏!”
被朱由检点名的孔有德,下意识挺身喝道,旋即便从队列中跑出。
压着内心生出的紧张,朗声道,“启禀陛下,学生有一事不明。”
“为何在讲武堂进修,要识文认字?这不是文人才要学的吗?”
“学生等是统兵打仗的将领,能带好兵,打好仗,才是本职。”
“此议,也是中低级将校班所疑惑的。”
朱由检在西苑创设讲武堂,下辖各级将校班,以培养各级军官。
同时划分不同的学科,来让他们专精一项。
军队是一个整体,然在这整体之下,又细分为不同的兵种。
即便是当前所处的冷兵器时代,亦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检验一支军队的强悍与否,是以各兵种间的协同作战而定,各司其职。
在相同的军规军纪下,做好打仗这件事情。
闻言,朱由检沉声道,“朕也算是领兵打过仗的人。”
“尽管跟你们相比,朕上战场的次数不多。”
“在我们行军打仗期间,必然涉及到军令传递,以达到统兵将领的作战部署。”
“然在紧急的战况下,仅靠传令兵口述转达,定会出现不明确,战情偏差等隐患。”
“而以文书的形式传递,能精准的进行明确。”
“那么身为各级将领,当这样的文书军令传递到你的手中,却不能看懂和领会,那仗怎么打?”
“总不能说我大明军队中,给各级将校配一名诵读军令的文人吧?”
“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朕不展开去讲,你们这些人心里也都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