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窝走后,谭祭酒和几位同僚的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
贺主簿干脆连遮掩都没了,“这位平远候可真够自大的,是不是等着咱们给他放水呢,他先把大儿子送进来,再给小儿子免试名额,这样两个儿子都能进国子监了,也不想想咱们这是什么地方,凭什么给他放水。”
谭祭酒笑呵呵的说道:“没准人家公子真聪明呢。”
贺主簿笑道:“从九品的漏刻博士吗?呵——”
谭祭酒的话里分明也藏了几分讥讽,大家仿佛得到了鼓励一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这位平远候来。
赵雪窝去而复返,却没想到竟然听到这么一出大戏。
原来他们都觉得儿子不够聪明,肯定考不过,还嘲笑他没有学识,人糙品行也糙,很是看不上他这拼着性命换来的军功。
赵雪窝知道自己什么德行,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谈论他,可连累着儿子也被人瞧不起。
好在儿子是真聪明,谢庭蕴不止一次夸他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他还是忍不住担心,儿子就算通过了考核,这些人会不会也带着偏见看待他的孩子?
怎么说儿子才10岁,明年入学也就11岁,万一被人针对……
他总不能住进学院时刻守着儿子。
赵雪窝今天去国子监报名,薛彩樱留在家里等他的好消息。
虽然只是一个举荐,肯定没问题,可这是她第一次经历,心里难免悬着。
田氏倒还算镇定:“咱家元宵,从小就聪明,还不得抢着要。”
薛彩樱笑道:“元宵是聪明,可如今读书人多,国子监不愁生源,听说一年比一年题难,咱们还是要好好的准备。”
薛彩樱的女儿不到两岁,正是满地跑,什么都不怕的年纪。
谢庭蕴花了三天时间,终于给她起了个大家都能认可的名字,小名年年。
大名顺着元宵,叫赵凝舒。
粽棕大名叫赵凝柏。
十五叫赵凝嵩。
这都是通过家庭会议的,谁都没有异议。
年年穿着小裙子,手里抓着粽棕刚刚帮她抓的蝴蝶,张开小胳膊跑到薛彩樱身边,给她显吧自己的蝴蝶:“娘,蝶。”
薛彩樱笑着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年年好棒,自己抓到的?”
年年可不敢鞠躬,她摇了摇小脑袋,指向粽棕:“二。”
薛彩樱笑了:“原来是二哥哥呀。”
粽棕黑着脸走到年年面前,纠正道:“是二哥哥,不是二。”
年年懒出了名的,能说一个字绝对不会说两个字。
所以他这个二哥哥就成了二。
偏生年年一说二全家人都知道是他,这就尴尬了。
按理他是二,元宵就该是大或者一什么的,可年年竟然喊他哥。
粽棕不服气,不平衡,不停的纠正年年。
可年年恍若未闻,一直都这么喊。
无奈之下,粽棕只能换着花样的讨好她,只为了一句二哥哥。
这不刚才给蝴蝶的时候,小妹妹喊二哥哥喊得可清晰了,谁知道一转身,他又成了二。
粽棕心碎了。
偏生年年还意识不到,看他过来紧紧抱住薛彩樱的大腿,做出一副特别害怕的表情,还将蝴蝶往他面前一送:“还。”
要不是年年眨吧着漆黑透亮的大眼睛一点都没有恐惧的意思,粽棕都要怀疑他真欺负妹妹了。
玩够了就想把蝴蝶还给他,他还不要了呢。
“你留着吧,我去练功夫了。”
年年松开了薛彩樱,屁颠颠的跟了过去:“练。”
粽棕知道年年的脾气,娇气的很,他可不想惹这个麻烦,一会弄哭了,全家人都要责备他了。
“不教,你找大哥玩去。”
兄妹两个正玩闹着,赵雪窝回来了。
粽棕知道他今天去国子监了,连忙迎上去询问,想起身后的小尾巴,嫌弃她走到慢,他返回去把小妹妹抱了起来。
年年似乎还不太愿意,挣扎着要下地,粽棕没肯,一直把她抱到赵雪窝面前。
“爹,你帮大哥报名了吗?”
赵雪窝心情不好,勉强挤出一丝笑,“报了。”
也没搭理他平时捧在心尖上的女儿,大步流星的回了书房。
不就读书吗,他用起心做学问,肯定不比那些老家伙差。
粽棕看出爹心情不好,将年年放到地上拉着她去找薛彩樱。
“娘,我爹好像不太高兴,大概是报名没成功。”
薛彩樱纳闷道:“不能吧,那报名又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人举荐就行,你爹是侯爷,是有资格举荐的,而且这个举荐不限数量,也不限制关系。”
粽棕还是觉得奇怪:“那为什么爹不高兴?”
“可能是累了,”薛彩樱端了盘点心去了书房,“我去看看,你照顾妹妹。”
薛彩樱进书房的时候,赵雪窝正拿着一本《战国策》发呆。
这本书他倒背如流,那些酸腐的文人凭什么说他不读书。
薛彩樱看见他手里的书,奇怪道:“又有战事了?”
赵雪窝收回思绪,摇了摇头:“那倒没有。”
看见薛彩樱手里的点心,心不在焉的吃了一块。
既然没有战事,怎么看起《战国策》了,要知道自从班师回朝后,赵雪窝已经很久没看过书了。
薛彩樱问道:“那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不高兴?”
赵雪窝含糊道:“没有。”
薛彩樱一副你可别瞒我的表情道:“儿子都看出来了,还说你是不是报名没成功,错过日期了?”
赵雪窝不想让薛彩樱担心,便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其实也没什么,咱家是有名额的,只是他们觉得我赵雪窝的儿子只有用名额才有机会进国子监。”
薛彩樱笑了:“所以你是被人嫌弃了?”
赵雪窝自觉丢人,转脸望向窗外道:“他们也就是嫉妒,觉得我这军功来的容易。”
薛彩樱走到他身后,一边给他捏起肩膀,一边道:“放心吧,元宵肯定能过,到时候他们就知道什么叫虎父无犬子了。”
赵雪窝想想和这些人置气确实没什么意思,还得是实力说话。
到时候看他们怎么为有今天的想法而愧疚。
粽棕拉着妹妹在园子里玩,看见元宵回来,远远的喊道:“大哥,你进国子监的事没戏了。”
元宵不信他的话:“不可能吧,外祖说了,进国子监并不是多难的事。”
粽棕耸了下肩膀,道:“那就不知道了,反正爹生气了,肯定是报名没成功。”
赵雪窝很少生气,元宵知道爹的脾气,看起来确实发生了什么为难的事。
反正进不进国子监的,他也不太在意。
二叔在城里书院读的书一样中了二甲第一名,大不了他也去城里的书院。
他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元宵敲门得到允许后进了书房,“爹,娘,我去城里的书院也是一样的。”
薛彩樱不知道他怎么说出了这种话,奇怪道:“为什么这么说?城里的书院虽然也好,可和国子监还是不一样,再说以后咱家就去京城了,你去国子监隔三差五的就能回家,去了城里想回来一趟可就难了,你奶奶肯定不愿意。”
元宵担心道:“不是说报名不顺利,我的意思是没必要勉强。”
薛彩樱明白了,“是不是粽棕跟你说的?”
元宵紧张的点了点头:“他是说报名不太顺利。”
薛彩樱解释道:“那是你爹遇到了别的事,和报名没关系,你就好好读书,准备秋天参加考核吧,给你爹长长脸。”
她冲赵雪窝眨了下眼睛。
赵雪窝无奈的笑了起来。
赵雪窝报名的时候只想到了元宵,粽棕比元宵小将近两岁,赵雪窝还想让他跟着谢庭蕴再学两年。
不过谢庭蕴近来身体不好,教起两个孩子有心无力的。
赵雪窝想着干脆把粽棕一起送国子监去。
两兄弟还有个照顾。
他把想法跟薛彩樱说了,薛彩樱虽然觉得有点早,但以粽棕的才智不至于跟不上国子监的进度,便同意了赵雪窝的提议。
就这样,赵雪窝又走了一趟国子监。
他打算让粽棕靠自己的本事考一次,如果过了最好,过不了就用他的免试名额。
免试名额珍贵,能不用就不用。
如果说赵雪窝第一次给十岁的元宵报名,大家觉得好笑,第二次给粽棕报名,就是挑战国子监这些管事的智商了。
他们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都在议论,这平远候是不是过分了点,塞两个孩子还不想用名额,到时候别把责任赖在他们的考题上,仗着皇上宠爱他,找他们国子监的麻烦。
就连国子监祭酒都没了好脸色:“赵侯爷,这事是不是有点难为我们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