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执意坚持,那就随你吧。”
“爷爷准你挑选三卫将士,作为你的部将,到时候随爷爷一起去草原。”
朱瞻圻大喜:“多谢爷爷!”
“既然爷爷如此慷慨,那孙儿便也不再藏着掖着。”
朱棣眼睛一亮,奇道:“什么意思?”
朱瞻圻神秘兮兮地说道:“为了这一天,孙儿又发明了几样好东西,明日请爷爷随孙儿一同过去看看。”
朱棣想起了朱瞻圻之前发明的迅雷铳,心中满怀期待。
次日一早,便随朱瞻圻来到了城外那座被他改造成了兵工厂的宅院。
朱棣笑道:“以后这些新鲜玩意儿早点告诉爷爷,若是还不错,爷爷便从国库拨银,多产一些,省得你自掏腰包!”
朱瞻圻赔笑一声:“我的钱也都是爷爷给的,如今给爷爷花,求之不得!”
二人闲话几句,便走近了第一间库房。
朱棣从架子上拿起一根酷似狼牙棒的兵器,仔细端详了起来。
“此物与三眼火铳和狼牙棒都有些相似,有何作用,你好好跟爷爷说说。”
朱瞻圻笑道:“爷爷真是好眼力!”
“此物正是孙儿在之前三眼铳的基础上改良而来。”
早在洪武年间,大明的工匠便发明出了三眼火铳,由三根枪管合铸在一起,成品字形,安装了一个木柄。
既可以远程射击,也可以近战当做锤子。
而且三根枪管的火药室互相联通,点燃后三管齐射,威力巨大。
但这种三眼铳也有很明显的缺点。
由于枪管太短,射击精度很差。
基本上三十步以内还算可以,五十步的时候便只能看运气,超过一百步,想打中目标便会非常困难。
而且发射之后,骑兵很难在马上完成弹药填装,只能当做一根铁棒来用。
虽能重伤敌人,却不像刀剑一样,更为致命。
因此在大明初期,三眼铳并没有普遍装备在军队中。
朱瞻圻改良之后,将三根枪管一体铸造,枪管周围铸上尖刺凸起,外形与狼牙棒无异,只是最前方有三个洞口。
这种带刺的武器用于骑兵近身肉搏效果非常的好,砸在敌人身上,不死也得掉层皮。
尤其是对付重甲骑兵,比刀剑更为管用!
而且朱瞻圻特意将枪管适当地加长了一些,这样一来,射击的有效精度也从之前的三十步,提升到了五六十步的距离。
朱棣拿着三眼铳左右挥舞了几下,既不太轻,也不太沉,颇为顺手。
“不错,是好东西!”
“这次正要用阿鲁台的人来检验一下这东西的战力。”
“你现在一共铸造了多少柄三眼铳?”
朱瞻圻回道:“孙儿这人手不多,最近这段时间紧赶慢赶,也不过铸造了千余柄。”
朱棣稍微想了想,随即说道:这样吧,爷爷从工部给你加派人手,出征之前,怎么着也得凑够五千柄,到时候交由你的部将使用!”
朱瞻圻大喜,躬身行礼。
“多谢爷爷!”
“爷爷里边请,还有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