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许儿哭笑不得。
俊美的脸上罩上了一层寒霜。
见王许儿尴尬,朱瞻圻收敛起戏谑的表情,正色说道:“王将军大名我早已听过,此行筹款赈灾恐别有用心之人借此生事,到时候免不了要借将军手上的剑。”
王许儿深受朱棣大恩,是朱棣的心腹之人,自然对朱棣死心塌地。
“殿下放心,胆敢有人生事,就让他试试本将军的剑是否锋利!”
得到王许儿的许诺,朱瞻圻放心大半。.
约定明日辰时启程。
与此同时。
乾清宫中朱棣和夏原吉相对而坐。
问安完毕之后,朱棣开口:“维喆啊,关键时候还得靠你们这帮老兄弟啊!”
夏原吉与朱棣相交多年。
对于皇上的行事风格心里门清,每次刚客气完总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夏原吉也不含糊,开门见山:“皇上有何安排就明说吧,老臣遵旨就是!”
朱棣也不觉尴尬,哈哈一笑。
“知我者,维喆也!”
“此去筹款赈灾事关重大,朕的这个皇孙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幼,你可得替朕把他看护好了!”
夏原吉本来就对朱瞻圻颇有好感,自然满口答应。
“皇上放心,老臣定然囫囵个着把皇孙带回来!”
朱棣点点头接着说:
“另外,瞻圻作为天子特使,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朝廷,代表着皇室,他的筹款赈灾举措你要及时密奏给朕”
“记得要用八百里加急!”
说到底朱棣还是有些担心。
好不容易在孙辈中发现了一个可塑之才,自己自然要替孙子铺好路,万一担子压得太重,把好苗子压垮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夏原吉自己也一把年纪有儿有孙,不难理解朱棣的心思。
“臣,遵旨!”
朱棣起身活动了一下腰胯,缓步踱到了窗前,缓缓开口:
“彼天者苍,苦我百姓!”
“维喆,你是治过水的。”
“一条大河修修补补总是闹腾不行,可如何是好?”
夏原吉这两天也在一直琢磨治理河道的事,便将心中想法向皇上说了出来。
“皇上,依臣看来,大运河疏通之后,下游河水多了去处,这些年的水患已经缓解了不少。”
“要想彻底根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问题。”
朱棣听到此处忍不住发问:“头痛不医头?”
“正是!”
“臣以为,治河之事,头痛医脚,可见奇效!”
朱棣想起昨天朱瞻圻的治河之策,二者道理竟然如出一辙。
“维喆之意是不是说要从源头治理?”
夏原吉没想到皇上竟能猜到自己的治河之策,不禁大为佩服。
“皇上圣明!”
“微臣之意正是如此,黄河水患的根源在于水中泥沙太多,不解决源头问题,便永远解决不了河患!”
朱棣尴尬一下。
“不是朕圣明,是瞻圻昨日就跟朕聊过,与你刚才所说策略基本一致!”
又是朱瞻圻?
夏原吉再一次震惊了!
他有着几十年的治河经验,并且详细考察过全国河系的基本地形地貌,才能下如此结论。
朱瞻圻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看问题眼光竟然如此毒辣!
朱棣接着说:“虽说治河需治本,但眼下堵住决口,赈济百姓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