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一路见他一句话都没有说,知道他急,安慰他:“没事的,曾爷,咱们现在不要多想,只用心考试。”
顾家曾祖父鼻子里呼了一口气,一屁股坐下,叮嘱顾思:“你这成绩,一定能过,你考试不要着急,不出错就没问题。”
“好,你别乱了心绪,要是因此没考好,不是遗憾的很。”顾思再劝,觉得他曾祖父现在有些急了。
“你说拨府能有我么?”顾家曾祖父有些烦的问。
每一个县里的县学生员都有进学的名额,要是院试覆试结果出来,县学没录上又成绩优秀,府衙就会把各县学额以外的生员录到府学里。
“大宗师偏爱实用的文章,你这次正场能中,肯定就是得他青眼,放心吧!”顾思知道曾祖父现在只是想要一个安心剂。
顾家曾祖父摸了摸光突突的下巴,又摸了摸头发,叹了口气:“早知道会中,就把头发染黑了,光是剔了胡子也不显多年轻。”
“那你得报名的时候就染黑啊,不然对不上相貌册。”院试的时候,童生们为了让自己显得年轻,很多都会剃须。
“我就这样一说,再染黑,脸上的褶子也骗不了人。”顾家曾祖父摸了摸脸上的皱纹,有些担忧,“你说大宗师会不会因为年龄大了,拨府也不录我啊。”
“咱们现在检查一下浮票和笔墨。”顾思只得转移了话题,一起再检查一遍,顾家曾祖父才放松了些。
过了一阵,有轿子过来,学政带着幕僚一起过来。
辕门开了,学政他们进去,等待的考生一窝蜂的涌过去。
覆试人少,也不分哪个县,大家一起进。
“咱们等一小会儿,免得被踩着了。”顾思跟曾祖父慢慢的跟在后边。
覆试还是学政主持,两人进去后,在仪门前等着被搜身。
覆试的搜身比正场的简单一点,速度倒是很快,两人从东南角角门进去,跟着人群向着大堂方向走去。
正场每个县中一二十个人,九个县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个人,考试地点全都在大堂。
大家在大堂前的月台下站定,有几人出来。
两人拿着名册的人,一个开始点名:“我叫到的出列,拿着浮票过来验明身份。吕字五。”
马上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上提着考篮上前,把自己的浮票给了点名旁的另一个,对方对着相貌册看一下,再看过浮票后点头,这人就拿着自己的浮票,领了试卷,进场。
覆试点名点的是座位号,不点真名,被点到的的一个个上前,倒是很快到了顾家曾祖父这里:“来字七。”
顾家曾祖父立刻上边,将浮票交给对方,查验过后,进入大堂。
顾思多等了一会儿,才叫到他:“天字十四。”
他上前,人群里有一点微微的骚动。
大家都看到顾思年龄小了,只是惊叹他有天赋,除了第一场跟他一起提堂的那些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天字号的。
天字号,都是被提堂的童生。
代表着他在县试或者府试里考了个头拨,院试又过了,说明成绩稳定,这次覆试应该也能过。
顾思验完身份以后,入堂,找座位坐下。
这次座位之间的位置就很挤了,顾思坐下后找了一下,他曾祖父刚好和他在一排,这样开考后看不到他。
点名很快,覆试大家都很积极,后边来得也在点完名前来了,开考的时间就比预定的早了两刻钟。
覆试流程和正场一样,学政在大堂写下试题,书吏抄到题牌上,到大堂走动一圈,让大家抄在卷子上。
院试覆试考八股文一篇,诗一首。各县第一道试题还是不一样。
顾思看到了西乡县的题,还是截搭题。
这做学政也不容易,全省巡视一遍,光院试就要出快两百道题了,加上科试和岁试,光题就要出几百题不能重复不能相似的,这题还要避开别人出过的。
肯定要在考试过后,拿个册子把出过的题记录一下,再次出题前把出过的看一遍。不然要是没记住,题出重了就不好。
难怪都要想截搭题了。
他要是当学政,也觉得截搭题出起来最安全,只要自己在心里设一个截搭的分类,和别人和自己出的题重复的几率很小啊。
顾思看了题,开始考虑怎么破题。
舒家里,舒家三外婆已经在菩萨前点了香和八个小碗烛,跪着磕长头,拜下去时整个身体都伏在了地上。
柳氏叫了舒颖过来,两人安静的等着。
舒家三外婆磕完了头,转头对着舒颖笑道:“快来,给菩萨磕头,保佑咱们顾思覆试顺顺当当。”
舒颖并不信佛,顾思考试前,她也没有去庙里求什么符,但不妨碍她此时真诚的跪下,给菩萨磕头,求菩萨保佑。
舒颖磕完头,柳氏笑着道:“我也拜一下菩萨,诚心的人多了,以后考试能更顺利。”
说完,柳氏收了笑跪下,面色严肃的磕起头来。
顾思的覆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舒颖已经感觉到亲戚对于自己态度的变化了。三娘对她在亲近之外又多了重视,弟媳妇对她多了认可。
这让她非常感谢三年前自己的果决,把顾思放在了府城里念书。
要是在村里念书,以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舒家三外婆三个磕完了头,聊了起来,最后干脆到寺庙里去了。
顾思覆试的题倒是做的很顺畅,答的很快。
他快,还有比他更快的。
能在这里的,都是挑出来的优秀人才,顾思还在想试帖诗的时候,已经有人交卷了。
等顾思把卷子答好,一看,竟然有快要一半的人交卷了。
他收拾好东西,交了卷,领了竹札,拿着考篮出去,在角门墙下的阴凉出等人。
等了有半个时辰,才等到人。
顾家曾祖父满脸笑容:“你还说我,怎么也在这里等。”
顾思能说“我怕你中暑我在场的话好能及时应对”吗?
他笑了:“这边墙下凉快,出去还得晒太阳。”
“你答的怎么样?”顾家曾祖父着急的问。
顾思说了,又问他:“看你这样子,覆试答的很好了?”
顾家曾祖父笑了:“答得很好,能不能拨府全看命了。”
汉中府拨府二十多人,不是平均的每县一两个,可能这个县里三四个,哪个县里只有一两个,甚至一个都没有。
两人相互询问答题细节,出了门,交了竹札,刚好放牌。
出了试院,交了对牌,取车时,顾家曾祖父掏钱,那看车的摊主笑着道:“不用不用,就顺便帮个忙而已,哪能要您钱。”
顾思有些意外,想到这人可能看到车上公家的标志了,也不好让别人白忙活,正要说话,顾家曾祖父已经把钱装了起来:“那就多谢了。”
那摊主跟顾家曾祖父搭起了话来:“以前也没见过你们,这是哪位老爷的车啊?”
“我们是钱谷师爷家的亲戚,住他家,就借他家的车用用。”顾家曾祖父应着,问他,“你这是衙门里有人?”
“就亲戚在户房里,不然哪里敢上这里赚口饭钱啊。”
摊主一脸羡慕的对顾家曾祖父道:“你是曾孙吧?才十岁出头吧?真是了不起啊,这么小的年龄就过了院试正场,我家的大孙子,考了几年才过了个县试。”
倡优皂隶等人和其三代以类的子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顾思一听就知道这摊主与他家亲戚关系肯定不近。
顾家曾祖父和摊主聊了一小会儿,叫顾思上了车。
走了也就几丈远,顾家曾祖父想了想,开口说:“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什么事?”顾思想了一下,现在就只等明天覆试出成绩,然后交结印费,没什么重要的啊。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