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真他妈疯了。”
这是我宣布“西岸控股战略收缩、拟剥离部分非主营资产”后的第三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黑鸦第一个跳起来反对。
“咱们好不容易整合完,你这时候拆资产,是不是太草率了?”
景凌也皱眉。
“你不是一直想守住西岸的底盘?现在拆核心部门,会动摇市场信心。”
岚姐没说话,只是静静盯着我。
我知道她的眼神。
她不是怀疑我,而是在等我给出答案。
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们该断尾了。”
她沉默了两秒,点头。
“我陪你赌。”
没人知道,我这不是退。
是收网。
从宣布“战略收缩”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启动了。
九环锁局。
第一环,是信号。
“白色海岸物流集群”
这个西州最大的地面货运系统,被我主动挂牌转让49%控股权,并同步开放非核心线路资产包的投标通道。
这条消息一出,整个市场炸了。
【秦宇撑不住了】
【白色海岸开始甩卖主产业】
【西岸控股陷入现金流困局】
几乎所有舆论都一边倒地唱衰。
我没有出面辟谣,只让公关团队放出一句话:“战略调整期,欢迎所有优质资本共建新格局。”
像鱼饵落水。
第二天,龙哥旧部、黄城几位地方资本代表就纷纷打来电话,打着“合作”、“注资”、“战略联盟”的幌子,要参与物流产业收购。
我挑了三家。
一个来自东湾财团的空壳公司、一个黄城的旧工商业大佬、一个狮城本地的“二线私募”。
这三家,正好是龙哥“旧资金池”的三条腿。
第二环,是喂饵。
我主动降低估值。
原本10亿估价的物流线路包,我打了七折。
合同上,我亲自签字,在“项目推进期”允许“先注资后分批转股”,看起来急于回笼现金。
黑鸦急了。
“哥,这太像破产清算了!”
“就是要像。”
我把激光笔点在会议屏幕上某一条线路上,语气淡得像水。
“这几条线路,背后埋着六笔未披露债务和两份待查环保评估。”
“只要他们接盘,这几颗雷不再是我的。”
第三环,是潜雷。
我把这些雷**得天衣无缝。
不仅把历史债务藏在子公司中,还安排了两家“第三方财务咨询”对其出具“无风险”意见书。
这些公司,看似干净透明,实则就是我从狮城带回的空壳咨询机构,专门用来盖章的。
景凌翻完文件,沉默很久。
“你这是把整个西州的旧地基都挖空了。”
“旧地基不拆,哪来的新楼?”
她盯着我。
“这就是你那天说的‘脱壳’?”
“是。”
我低声说。
“我要从秦宇这个人,变成秦宇这家公司。”
第四环,是假战。
我让公关团队连续两天放出“西岸内部财务重组”传闻,甚至故意泄露一封“高管请辞信”,让外界觉得我彻底崩盘。
“秦宇要退出西州。”
“西岸控股或将重整。”
“白色海岸或被整吞并。”
越乱越好,越混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