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的空间里,这一声整齐的应答显得很有气势。
耳膜被震得嗡嗡作响,让人有短暂的失聪,但李吉甫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雁来刚才说的是十三层。
这第十三层是给谁用的,不问可知。
李吉甫的心跳陡然加快了一些。
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因为雁来这个恢弘巨大的构想而震撼,那么此刻,李吉甫的想象有了更加具象的内容。
李吉甫有自知之明,要是只挑拣历朝功勋卓著、有资格名列凌烟阁的文臣武将,他多半是选不上的,毕竟他并未经历过危急存亡的时刻,之前的讨刘辟和平李锜,放在二百年的历史中,什么都算不上。
但如果每朝都能选若干人,那他身为宰相,绝对可以入选。
那么问题来了。
像他这种历仕数朝的老臣,到底该去哪一位帝王所在的楼层呢
李吉甫之前一直觉得,身后的名声都是给后人看的,不必太过在意,但现在,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在意一下——站在雁来身后和站在李纯身后,那能是一回事吗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判定标准,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在两朝的官职和成就差距过大,比如前朝是宰相,本朝直接分司东都去洛阳养老,那肯定会被安排在前一朝。
意识到这一点,李吉甫顿时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气也能上六楼了,退什么休,五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纪,他还年轻,至少能再干十年!
他给李纯当了三四年的宰相,在雁来这边怎么也得刷够这个时长吧
但光是这样也不够保险,李吉甫略一沉吟,就有了决定,朝雁来躬身道,“臣亦曾监修国史,殿下若是不弃,臣愿总领此事,搜寻史籍、排列先后,并寻访先辈子孙,图形写真,以供画师绘像。”
大唐帝王的平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臣子却常有活到七八十的,像他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是个例,只需在负责排定名单和位置的时候稍微操作一番,等轮到他的时候,就能直接“循例”了。
如此就算有什么万一,他来不及安排后事,也不用太担心。
雁来不知道李吉甫一瞬间已经想到了那么长远的事,闻言笑道,“先生肯受累,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复杂琐碎不说,一旦牵涉到名次位置,肯定会吵起来的,确实需要一个足够有分量的人来压阵。
当下的朝堂,还真没有比李吉甫更合适的。
“多谢殿下。”
雁来头点到一半,忽然微微一顿,意识到李吉甫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殿下。
这算是一种认可吗
别说,还真挺有成就感的,有点像是那种抽卡游戏里,卡牌羁绊升级,解锁了特殊台词的感觉。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逛逛凌烟阁就能涨好感度吧。
……
凌烟阁显然不是一天能建成的,雁来打算等过完年后,将它作为新活动来主推。这样应该足够玩家忙上一段时间,不用总惦记着给他们找事情做了。
她正要说话,眼角余光忽然注意到了一幅不一样的画像,就迈步走了过去。
远远看着就感觉有旋即,走近了细看才发现,这幅画无论尺幅还是精细程度,都明显要比周围其他画像更胜一筹。
不用问雁来也猜到这是谁了。
凌烟阁中最特殊的存在、唐代宗的太子、后来的德宗李括,身为大唐皇帝,却名列功臣榜中。
他能在这里有一幅画像,是因为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后期担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叛乱平定之后,他身为领导者自然是首功。
对了,他的副元帅是郭子仪。
雁来抬起头,跟画像中雄姿英发、风采卓然的青年对视。
不知道当他第二次进入凌烟阁,看到自己这幅画像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雄心壮志,心生惭愧,还是文过饰非到连自己都被骗了,真以为四海升平,当之无愧
或许是她看的时间太久了,李吉甫有些不安地叫了一声,“殿下……”
雁来回过神来,一转头,就见所有人都一脸紧张地盯着自己,不由好笑。
怎么,以为她会突发奇想,要把这幅画像也拿出去吗
那倒是不至于,跟德宗做皇帝的功绩比起来,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顶多是有点水,但还不算烂。再说,他可是雁来的外祖父,也是她李唐血脉的正统性的根源,雁来还是要稍微给予一点尊重的。
她面露伤感之色,“我只是忽然想起从前在回鹘的时候,阿娘总给我讲大唐、讲长安、讲她的阿爷。今天我终于见到祖父了。”
众人连忙宽慰,请她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连她称呼德宗为祖父都顾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