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几个人走到自己马车旁边,示意车夫将马腿抬起来。
这一抬起来其他人就发现了这匹马的玄妙,或者说是马掌上的玄妙。
那马掌上竟然多了一圈奇怪的东西,似铜似铁,看上去坚硬无比。
北地郡守甚至还伸手摸了摸马掌有些疑惑问道:“这是什么”
还灵说道:“这是几年前我为了保护马掌弄出来的马蹄铁,将马蹄铁钉在马掌上面能够保护马掌,就算走在坚硬的路上磨的也是马蹄铁,时间长了只要将马蹄铁更换成新的就可以。”
北地郡守立刻反应过来:“下官的确曾经听闻有新的马具,莫非便是此物”
还灵说道:“不仅是这个,还有马鞍。”
这些东西他已经做出来许多,当年还曾经担心会被外族学去给己方造成威胁,现在他也不担心了。
想在秦国推广开来都这么不容易,或者说马具的更新淘汰不那么迫切。
中原腹地的争斗更多是步兵或者车兵,用到骑兵的时候很少,也就是打匈奴的时候才可能用到。
只不过如今秦国还没工夫跟匈奴开战,所以马具自然也就不急着更换。
唯有一些贵族发现用新马具骑马比较舒服才会更换。
其实还灵也不着急全军都换上,毕竟无论马具还是马蹄铁都需要用到很多材料,那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大秦现在连年征战,国库其实并不丰盈。
他现在也不是为了推广马蹄铁,只是先提醒这几位而已。
水泥路的确很好,但其实对于走路或者骑马而言,还是夯土路更适合。
三位郡守沉思着上了车,他们一开始也有些摇摆不定。
只是随着行进,他们发现水泥路实在是太平稳了,夯土路一路行来黄土覆面不说,路上还经常有坑坑洼洼和石子,坐车时间长了感觉浑身上下都要散架一样。
这水泥路就没有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还很好看。
还灵将后世的绿化都给搬了过来,不过资金有限,路边只是种了树,还有一些草和野花。
虽然他很想弄个好看一点,但第一养花需要的人力物力很多,金钱也很多,第二除了养花匠,他还要专门安排人来进行道路两旁绿化带的养护。
庄古县才多少人啊,到时候“公务员”比黔首多像话吗最主要的是那些岗位工资都是靠着县府的府库发钱,府库的钱来源于税收。
思来想去,他最后还是放弃了,种点书随便长点野花就行了。
如今刚开春,树木刚刚抽芽,谁让这几位郡守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东西呢
北地郡守攒了一肚子疑问,等到中间休息的时候立刻问道:“这中间的花坛旁边的小路是什么”
还灵看了一眼说道:“哦,那是人行道,我们现在走的路只能车走,那两边小路就是给行人行走的,比较安全。”
北地郡守微微一愣,居然还给行人留出了道路
汉中郡守指着路口的白线问道:“那又是什么”
“哦,还是人行横道,就是给行人横穿行走用的,看到旁边的旗子了吗行人如果要横穿的话就将旗子换成红色,只要旗子换色,那么无论是什么车都要停在人行横道前面的白线之内,等行人过去之后才能继续行走。”
还灵说完之后补充道:“当然这是仅针对平民用车而言的。”
虽然他很想一视同仁,让贵族官员也遵守交通法,但封建社会本来就没有什么一视同仁可言,贵族和官员就是处处都有特权,就算还灵想要改变也不行,只能在规则范围内想办法。
河东郡守有些意外:“为何要这般做”
还灵解释说道:“现在人少看不出什么,若是人多的话,街道拥挤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事故,这样比较安全一点。”
其实就算他怎么解释,这三位郡守可能都不太明白,好在庄古县县城还是很热闹的。
或者说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县城,尤其是最近过年,走亲访友的更多,小小的县城充满了年味。
等进入县城之后,三位郡守就明白了这条规则到底是怎么应用的。
他们的车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是以行人哪怕拉了旗子也要等他们车过去之后才能走。
庄古县的黔首们对还灵的车架并不陌生,一看马匹头上的当卢就知道是县令回来了,立刻挥手打招呼:“公子过年好。”
还灵敞开车窗也对他们挥手,看得三位郡守十分诧异。
除此之外,最让他们惊讶的大概就是庄古县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