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蒙古人对大明的威胁便降到了最低。
张士仪进京运作出兵权限那都是扯淡。
只要叶尔羌在战争中落了下风张士仪是百分百会出兵相助的。
既然老铁想打大明说啥也得力挺到底不是!
5000支燧发枪的采购费用阿不杜拉没有支付给张士仪。
这笔钱继续挂账,来年以棉花偿还。
就这样,阿不杜拉在欠了2.9亿斤棉花外债的情况下发动了针对准噶尔的战争。
这跟后世的某些战争何其相似。
越穷越干,越干越穷,直至毁灭!
而当事人则身处迷雾不自知。
开明元年初,吴三桂发动十万人在海参崴搭建简易港口。
至二月末,海参崴港已经具备了接纳大型船队的能力。
吴三桂想海参崴港运送了大量的粮食、淡水和弹药。
东北省副总兵夏龙山亲率一万大军驻守海参崴港。
新一轮的侵日战争进入了倒计时。
三月初一,黄得功率三万大军在青岛港登船出海。
副将田雄率剩余部队在山东守家。
负责运送黄得功大军的是天津水师提督冯元飏。
后者带来了一百艘战舰和六百艘运兵船。
冯元飏并没有如此雄厚的实力。
半数的战舰和运兵船都是郑芝龙借给他的。
有沈战在中央遥控指挥。
大明的战争潜力能够快速地向需要的地方倾斜。
扯皮,敷衍,阳奉阴违,你去问问谁敢。
黄得功在天津水师的旗舰上见到了冯元飏。
冯元飏:“下官参见总督大人!”
黄得功:“冯提督不必多礼。
此战你我之间要紧密配合。
务必于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下官全凭总督大人调遣!”冯元飏客气地说道。
黄得功手握十万重兵,且可以独自领兵征讨日本。
很显然他不但未被沈战打压,还得到了沈战的重用。
对于这样的重臣冯元飏自然懂得如何与对方相处。
黄得功的三万大军登船后,冯元飏立刻指挥舰队向海参崴港进发。
为了躲避日本方面的眼线冯元飏做了两个必要的动作。
首先,冯元飏派出三十艘战舰遮蔽了靠近日本的海面。
这使日本的前哨军舰无法探听到明军舰队的任何信息。
其次,冯元飏命令舰队贴着朝鲜的海岸线航行。
这样做可以保证舰队尽可能远离日本海。
从而大大降低被日本人发现的可能。
朝鲜海军对此会不会有意见呢?
答:他们意见很大,但是没什么鸟用!
之前的侵日战争中多尔衮已经把朝鲜海军给祸害没了。
现在朝鲜能出海的只剩下一些小渔船。
对于明军舰队的嚣张行为他们除了用眼神释放射线并无太好的办法。
三月十二,由黄得功和冯元飏率领的远程舰队抵达海参崴港。
夏龙山早已为远征军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物资补给。
黄得功和冯元飏的大军在海参崴港休整两天。
士兵们上岸吃了几顿好的,顺便缓解了一下长途旅行带来的疲劳。
冯元飏组织水师官兵为舰队补充粮食、淡水、弹药等物资。
三月十五,由七百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直奔日本秋田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