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十。
大都督沈战率一千名亲卫赴陕西。
由大明京师直通西域的水泥官道已经修完了四分之三。
目前工程已延伸至西安城。
沈战以视察的名义走一趟西安是很正常的事情。
皇宫里的崇祯接到了沈战例行送过来的书信。
【水泥官道关乎西域棉花运输!】
【臣欲亲自体验水泥官道之便利!】
【过年之前臣必返回京师!】
沈战:
西域距离中原地区十分遥远。
有了水泥官道西域的棉花才能大量运送至中原地区。
这个水泥官道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它的功效具体如何臣必须亲自去体验一把。
否则臣心里总是惦记着这点事儿。
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二十天的时间。
臣会在年前赶回京师的,陛下莫要挂念臣。
沈战走了,崇祯却陷入了纠结。
刘文炳,刘文耀,巩永固三人再次齐聚乾清宫。
“消息确认了吗?”崇祯急迫地问道。
“确认了,沈战身边只带了一千亲卫!”刘文耀回道。
“一千人可以研究啊!”崇祯的心脏跳得厉害。
如果沈战身边只有一千人的话。
那么在路上做掉他的机会可就大了。
“是,臣也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刘文耀同样心动地说道。
沈战始终心心念念惦记着西域的棉花。
这在大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而西域的棉花对于现如今的大明来说也确实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尤其是对寒冷的东北省来说。
棉花更是能为东北插上腾飞的翅膀。
因此,崇祯等人一点都不怀疑沈战去西安视察的动机。
视察本身没毛病。
妙就妙在沈战只带了一千亲卫。
这也不是多么反常的事情。
大明十六省全都实现了中央集权。
整个大明境内已经没有军阀存在了。
至于说土匪,呵呵。
什么样的土匪能打过大都督的一千亲卫呢。
崇祯:“沈战在给朕的信中说得很清楚。
他会在过年之前返回京师。
留给我们的时间最多二十天。
文耀你必须尽快拿出伏击方案。”
“原计划不是在皇宫里动手吗?”巩永固问道。
崇祯像看傻子似的看向自己的妹夫。
“能在京师以外干掉沈战不比在皇宫里动手强一百倍啊!”
“到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事儿推得干干净净!”刘文炳解释道。
“不用说了,出行动计划吧!”崇祯对着刘文耀催促道。
“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刘文耀指着地图上雁门关的位置说道。
为了让室内众人理解自己的思路,刘文耀又多解释了几句。
“首先,沈战修建的水泥官道横穿雁门关。
这里是沈战此行的必经之地。
其次,雁门关夹在吕梁山脉和恒山山脉之间。
此地乃天下第一关,甚是狭窄险要。
最后,一旦沈战入了雁门关便再无腾挪的空间。
除非他杀光所有的伏兵。
否则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崇祯,刘文炳和巩永固三人看向地图上狭窄的谷道都觉得后背发凉。
雁门关附近的谷道太狭窄,太险峻了。
往好听了说雁门关这种地形叫易守难攻。
往难听了说谁要是被堵在雁门关这种地方再想跑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刘文耀:“吾的计划很简单。
我们秘密控制雁门关并在关内埋伏一万精锐。
待沈战回来的时候我们便在雁门关内围杀他。
任他的一千亲卫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