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我了!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这课谁爱上谁上去吧!”
蔡明怡冲进语文组办公室,把教案往办公桌上一拍,显然又在班上受了气。
其他老师早已见怪不怪。
只有对桌的林老师问了一嘴:“又是哪个惹你生气了?”
“还不是我们班最淘的那个柯亮,我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在
柯亮是学校里出了名难带的学生,因为父母早亡,性格有点孤僻,平常没少跟老师对着干,短短半年时间,蔡明怡这个班主任已经从青春靓丽的年轻女教师晋级为合格的中年哀怨大婶了。
他们任职于西南山区的一所慈善小学,隶属于小太阳公益,当时学校建成后吸引了一大批怀揣育人梦想的年轻教师。
林老师露出了同情的表情:
“你们班确实刺头多,忍忍吧,这一届带完跟教导主任商量商量,转个好带的年级。”
蔡怡明越想越不舒坦:“不行,我这就去找主任一趟。”
工作日早六晚九不说,工资待遇暂且撇开不谈,最让她忍不了的是学生的不配合。
这让她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可惜,蔡怡明失望地去而复返。
主任去隔壁市交流出差了,过两天才能回。
她没精打采地坐回自己的位置,这才发现隔壁桌最敬业的老教师汪敏也在。
汪敏是扎根山区的老支教了。
她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走遍了附近八个贫困学校,资历颇深,是她们这群人尤其尊重的前辈。
并且,汪敏对学生有种奇迹般的平和与忍耐,教出来的语文成绩次次年级第一。
“汪老师,您没去督班啊?”蔡怡明忍不住问道。
汪敏扶了扶镜框:“这不是央台新出了一档诗歌宣传节目吗,我看看能不能找点教学素材给孩子们拓展下。”
当即有人兴奋道:“是不是那个《诗词咏流传》,听说今天开播!”
汪敏笑着点点头:“是,我也赶一回潮流,听听年轻人的音乐。”
看见蔡怡明灰败的神色,汪敏就知道她又在学生那吃了瘪,出言宽慰:“小蔡,那都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比咱小上好几轮呢,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咱教育教育就过去了,不至于生气。”
这话让蔡怡明不大高兴。
“汪老师,说的倒是容易,您怕是没遇到过这种学生吧?”
汪敏不说话了。
她何止遇到过一个。
只是见过的学生太多,看透的世事也越多,大部分孩子的心都不坏。
见场面有点冷,林老师开口打岔道:“汪老师,您要不把声音调大点,我们一起看吧,顺便跟您这个金牌教师取取经!”
于是几个没课的老师都围在了汪敏的办公桌前。
蔡怡明虽然不服,但也悄悄竖起了耳朵。
节目刚开始没多久,主持人先是介绍了一下到场的嘉宾和节目宗旨,说了一些场面话带热气氛,随后引出了第一期的第一首歌。
“千年诗韵,华夏血脉。此刻,让我们循着时光的纹路,走进诗人袁枚笔下幽微却倔强的世界——《苔》。让我们听一听,苔花的独白。”
语文老师们眉头纷纷皱了起来。
“开场就选这首歌吗?太普通了吧!”
之前节目透露过一些预告。
切片有有肆意潇洒的《将进酒》、大气磅礴的《蜀道难》,婉转有,刚硬亦有,她们期待了许久,没想到先听到的是这首《苔》。
它的气场和歌名一样,都很渺小。
老师们发出了失望的埋怨。
只有汪敏似乎读懂了节目组的用意,怔忪地盯着已经坐在舞台中央的两位表演者。
人人都想做牡丹,可苔花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写照。
它不艳丽,不高贵,甚至连开出的花朵都不灿烂。
但,也足以照亮自己的一方小世界。
正如她甘之如饴地在支教事业上深耕,因为她早就找到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理由。
就在老师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小女孩清透的歌声已经跃进了他们的耳朵。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