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参观与合作(2/2)

王建昆是想通过快速迭代的方法,尽快的把电子产业的发展提升上去。

目前上百纳米级的芯片,在自动化设备,人工智能发展上,性能实在是不够。

不过他这么做,已经引起欧美和日本等国的极度关注了。

他们本国的芯片

进入86年之后,每个月都有几十名各国特工被星耀集团揪出来。

一部分不愿意配合的就人道毁灭了,一部分有一定技术水平,有利用价值的,被植入了脑机芯片,然后投入到全解阵阵的怀抱里。

“好了,计算机技术不是我要讲的重点,你们有兴趣可以找我们的电子工业部门了解,接下来我带你们看看我们火箭的制造吧。

当然因为制造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一个个去看太费时间了,我让人准备了一下,从各工厂拍摄了一些视频,然后剪辑了一下,我这就放给你们看下。”宋裕民等三人消化了他的一番话后,带着他们来到小会议室,准备播放一些火箭制造的视频。

“看视频也好,不过如果能去发动机制造厂,火箭外壳制造厂看下就更好了。”其中一名专家说道。

“先看,看完咱们再谈。”

此时55寸的大尺寸led屏幕上,一条青龙腾云驾雾,然后变成一个龙型徽章,那是全解阵航天部门的徽章。

开头动画过后,就是一个个火箭零部件的制造视频了。

三人一开始看到这么薄这么大的屏幕很吃惊。

他们虽然在所里有大尺寸的彩色电视机,家里也买得起,但是那些电视机都是显像管电视机,有个很大的屁股。

看着这么薄的电视机,他们不由得对缅甸这个新兴势力的工业设计和制造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开始就是万吨级水压机锻造火箭个金属毛胚的视频,配音一边放着音乐一边解说。

涡轮泵的叶盘是一体成型的钛合金零件,烧红的长圆柱钛合金胚在万吨水压机下就跟面团一样被一下下压扁压圆,然后精锻机又开始修整形状,这一步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车削加工量,减少加工时间。

铝合金壳体的铝板也是经过万吨水压机压制的,经过这一工序后,铝合金变得更加紧实,强度提升很大。

三位航天专家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很是羡慕,此时国内还只有1台万吨级的水压机,而且还没有精锻功能。

他们航天领域用的零件还只能用6千吨级的水压机压制,在几个航天大国中,是垫底的存在。

视频里,还有很多零件的毛坯也会通过万吨级水压机压制。

接下去的视频是在一个超级科幻的工厂里拍摄的。

里面灯火亮如白昼,地面是太空灰自流平地面,一台台大型加工设备整齐排列。

里面的人很少,都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帽子。

他们有的在面板上点点按按,设备就开始工作了,有的用精密仪器仔细的测量加工出来的零部件。

每个加工设备都有1个或多个机械手扶住移动零件,工人几乎不耗费体力。

此时解说里说起了里面的设备情况,不过出于保密考虑,说得很是简略,几套目前还不能常规方法量产的设备就没介绍。

三名专家看到这,已经彻底惊呆了。

此时国内的航天制造厂,虽然通过多种渠道,采购到了一些欧美日本的高精度机床,星耀集团的5轴数控加工中心也采购了几台。

但是对比此时看到的自动化制造工厂,他们的那些设备和生产模式就显得很低级了。

不仅是精度上比不过,效率上更是差得很远。

“老宋,你们的这些机床能卖吗”

“额,应该不能,至少目前不能,不过你们有什么零件需要帮忙加工,倒是可以让到我们这来做,就收你们成本费,还可以用其他实物抵。”

听到宋裕民说不能,三人眼神都暗淡了点,不过听到说可以帮忙加工零件,连忙接话道:“真的那我们的人可以跟踪加工过程吗”

“嗯可以,不过只能看不能碰这些设备哈,可要提前说好,具体的东西你跟机械部门谈吧,咱们接着看。”

此时视频加速了一段,还有一个动画片段,显示一个个火箭零部件从各种设备,各个工厂飞出,抵达了仰光的火箭组装厂。

在组装厂里,组装工程师按照脉动生产线的方式,在一步步的组织火箭分段。

组装好的分段经过一系列仪器的检查后,被送入竖直组装厂房进行一次整体组装,然后进行一项项测试。

到了这里,视频结束。

“老宋,你们这总装线怎么是这个样子,我刚才看到,好像有5个第一级,6个第二级,10多个第三级在组装,你们造那么多的吗”

原来此时世界上所有国家,造火箭都是一堆工程师围着火箭转,火箭基本不挪动位置的,造好了就拉走,然后拉来火箭外壳,再一个个零件组装。

仰光火箭制造厂是参考了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飞机制造领域用的脉动生产线。

一个个超大厂房内,同时制造多个火箭分段。

“是啊,这是参考了美国飞机制造公司的脉动生产线,效率更高一些。”宋裕民有点得意的说道。

“原来是脉动生产线,不过老宋,你们为什么一次性造这么多枚啊有这么多的需求,这么多的经费吗”

三名专家还是不解为什么要这么高的效率。

毕竟国内外,火箭的制造都是以年计算的,国内此前几年,长征系列总共也才制造了10多枚,美苏两大国虽然是航天大国,一年制造的大型火箭也不超过30多枚。

“我们需求还真有这么多,不过涉及到保密问题,我不能多说,后面火箭发射你们就知道了,毕竟要通报的。”

“好吧。”

三人听到宋裕民搬出保密的理由,原本还想继续追问的,也只能住口了。

“老宋,视频看完了,很震撼,没想到你们航天工业的制造能力这么强,依我看,不比美苏两国差啊,希望今后能多帮助下国内,你也是国内出来的人才,之前的一些做法对你有亏欠,希望你能摒弃前嫌。”

“我已经看开了,之前国内也确实困难,我自身也有点问题,不说了,都过去了,咱们往前看,我能帮忙的尽量帮,全解阵也是希望加强与国内的合作的。

这里我多透露一些消息,比如刚才看到的1.5万吨级水压机,国内已经下达了采购订单,预计明年年初,你们国内的某重型机械厂就要装备这种重器了,另外更大吨位的也在谈了。

其他的一些生产设备,国内的一些部门也陆续来考察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国内的制造技术会很快有大变样的。”

“真的”

“当然,你们回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你们的级别应该是够资格知道这些内容的,不过可别到处说,不然美国和日本可能会搅和这些合作,毕竟我们横插一杠后,他们的设备就很难卖了。”

“好,多谢了,不过我们还是想去看看火箭发动机的制造和那个脉动生产线,麻烦帮帮忙,带我们看看。”

“好,我这就向上级部门申请报备,不过我还有很多申请,参观的话只能是其他人带你们去了。”

“好好好,你忙你的,其他人带我们去就可以。”

接下来的几天,三位国内来的专家陆续参观了缅北的火箭发动机制造厂,仰光的火箭组装厂。

回去之后,三人把所看到的跟上级一一说明,一些内容还有全解阵提供的照片和视频。

国内的一些专家虽然有点质疑几人的话,但是在照片和视频的佐证下,又不得不相信。

于是一个大型的谈判团队由航天领域的人牵头组建,他们分别乘坐多架飞机,经云南进入缅甸。

全解阵高层派出了吴努和宋裕民接待。

之后各部门派出首席工程师,带着国内来的人参观允许开放的工厂和高精尖设备。

国内来的几个领域的专家在参观时,都是震惊不已。

虽然知道全解阵有未知的技术团队和来源,也设想过他们的先进性,但是比起他们看的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先进工厂和先进设备来说,还是超出很多。

全解阵的人对这一切的来源都已经有一套严谨的话术,虽然有漏洞,但是一切都有可能,国内来的专家虽然将信将疑,但是不妨碍他们接下来的合作。

经过1个多月的参观考察和谈判。

一个1千多页的合作计划书在两国高层人员的签字下生效。

这一切都是低调进行,两国媒体都没有报道。

在此之后,国内航天领域,钢铁,铝合金,铜材等有色金属工业制造领域的发展犹如插上了翅膀。

王建昆通过全解阵和缅甸这两道手,成功的为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装备和技术。

这也为今后带领全人类探索外星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