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捷报频传,举国振奋!楚云飞调任行辕主任
此次会战。
全歼日军常设主力之二十师团。
击毙师团长牛岛实常、三十九旅团旅团关原六,第四十旅团旅团长高桥多贺二。
自师团长以下,预估毙敌毙伤日寇一万八千六百余人。
在此战的过程之中。
重创日军混成第三旅团、混成第四旅团,第四十一师团以及前来支援的混成第十五旅团。
综上所述,此次晋北大战预估总歼敌人数在三万人上下。
当然,不算伪军。
伪军这种部队算进战果的话战果可就太好看了。
实质上伪军往往不具备什么战斗力。
即便是由日本人担任军官调教、并且负责指挥的部队,往往表现情况也就那么回事而已。
大同大捷的消息,宛如旋风一般。
几乎在几天的时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山城,在衡阳!百姓们奔走相告,兴奋无比。
在西安,在延安,在长沙、在兰州。
不少民众自发的涌上街头,欢天喜地的发起着胜利游行。
无数敌占区苦苦坚持的军、中统特工,沦陷区爱国商人、百姓,以及地下党通知听着收音机里面传来中央日报广播员激昂的音调。
“倭奴之二十师团,被我飞虎、十四集团军主力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包围于大同城周边地区,其妄以残部向东北天镇方向逃窜。
而我主力部队以逸待劳,披肝沥胆,作浴血之战。
全歼倭奴之二十师团,击毙师团长牛岛实常中将及以下倭奴两万八千余人。”
“好啊!”
淞沪,某处民房内。
一个以小商人身份作为掩护的军统高级情报人员不由得放声大哭。
而距离他不到一公里之外的一处图书馆地下室内。
几名红党地下党组织成员听到晋北前线传来的消息,亦是激动万分。
“按照目前的战争势头来看,日本人撑不了多久!”
“农夫同志,近来汪兆明抵达淞沪,是否有新的消息传来”
身穿一身长褂,戴着小眼镜,梳着汉奸头的“农夫”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缓缓说道:“我们收到消息,汪兆明此次前往淞沪是为了成立属于自己的中华民国政府。”
“但是,他的这次行程遇到了不小的阻碍,日本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和即将要成立的汪伪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汪兆明会同意吗”
农夫缓缓摇了摇头:“从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他没有同意,但是他最终还是会同意的,据我所知,军统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他的刺杀活动、他现在每时每刻都要活在被暗杀的恐惧之中。”
“另外,据我所知,不管是平津地区的伪政府,还是华北其他地区的伪政府,都没有想要与汪兆明合流的意思,因为他们的不配合,导致汪兆明想要召集三百名“国民党员”召开立法大会都没办法召开。”
“很显然,这是日本人的阴谋,他们在利用军统,同时也在利用这些伪政府官员,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迫使汪兆明等人的屈服,和他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达到殖民华北等日占区的目的。”
站点的工作人员缓缓点头:“农夫同志,你的情报非常关键,我们会将相关情报传递给上级,另外请继续坚持,军统那边我们已经在沟通,但从目前来看的话,尚且没有进展。”
“组织希望你能够加入青帮以求庇护,出卖一些日本人的情报,这样也多添一份保障。”
——
“号外号外,光华日报免费赠送,晋北大捷,毙敌无数,取得重大胜利!”
“号外号外!”
“报纸免费赠送,晋北大捷毙敌无数。”
陕西,西安车站外。
一众匆忙往来的行人接过了报童手上的报纸。
纷纷驻足阅读起来。
不多时。
整个西安城内,均是响起了颇为热烈的讨论之声。
“听说了吗,咱们又打了一场大胜仗,全歼了日军的精锐主力部队第二十师团!”
“指挥官好像是国军名帅楚云飞!”
“是他,听说这次参战的不仅仅有国军主力,还是八路军。”
“整个华北地区全部打成了一锅粥,有输有赢的,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是看这个架势也算是为那些苦难的百姓们报仇雪恨了!”
“这帮该死的倭寇,这下可不会再继续猖狂下去了吧。”
正在迈步返回车站的上尉连长一怔,旋即面带笑容的向其中一人拱了拱手:“这位先生,这报纸能否借我一看”
看到来者是当兵的,正在和身旁同伴讨论战况的报纸内容的中年男子颇为慷慨的将手中的报纸让出:“给,光华报社发的。”
“多谢。”
车站站台内。
吴姓守备连长低头扫了一眼报纸内容。
基本上就是楚云飞指挥若定,战士们浴血奋战,而后历经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险象环生,才终于将敌军击败,取得最后胜利。
光华报社的行文风格虽然略显官方,但总体还是面向普通百姓和民众。
像内容之中用的什么连环计,火牛阵之类的。
自然是不可能的。
之前他在光华日报之中还看到了所谓大唱空城计的说法。
这一次。
他在报纸之中再度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陈泽军。
这个小子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两年之前,还仅仅只是一个侍从三处的少尉。
两年之后,已经是一个战功赫赫的职务少将了。
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反观他因为娶了团长女儿被提拔成为少校营长的老领导。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很显然,依靠裙带关系的上位,远远不如战功来的痛快。
在自己老丈人无法更进一步之前。
永远只能够当个营长。
而他呢,现如今却依旧只能够在这个车站继续蹉跎下去。
这不是他想要的,战场杀敌,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而不是蹉跎在这半年都没有再次被空袭过的车站!
想到这里。
吴姓守备连长当即迅速迈步返回自己的办公室,他要向老领导此行,北渡黄河,前往抗敌一线作战,而不是一直在这里维护劳什子的车站秩序!
——
昆仑关一线的战场终于落幕。
此次攻坚战的胜利,使得第五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伤亡一万一千余人,阵亡五千余人。
失踪或生死不知的官兵八百人。
第六十六军以及第九十九军两支部队合计伤亡人数同样突破万余人。
日军第五师团总计伤亡五千人。
双方的战损比为1:4左右。
当楚云飞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不免为之感慨:“五军打了这么一仗,恐怕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够喘过气来。”
昆仑关攻坚战打了二十多天。
集结了十五个师,特别是把五军也拉上去。
足以证明统帅部夺回南宁的决心。
胜利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攻占了昆仑关。
而是再度加剧了日军的精神方面的受挫。
为什么日本陆相畑俊六会如此的悲观看待这场战争
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取得过一场像样的胜利了。
攻克南宁,对于华南方面年而言,算不上什么胜利。
只有歼灭常瑞元麾下的主力部队,才是他们要做的重点。
他们攻南宁,也仅仅只是为了切断越南对境内输入援助的通道,仅此而已。
楚云飞在地图上面带着一众参谋们简单的分析一下战况:“问题也就在这里,一旦第五军他们撤下去之后。
就没人能够填补防御空缺,其他的作战部队战斗力远远不如第五军。”
“这次会战的失误,其实是委员长、军令部,以及副总参谋长白健生的责任,前者在南岳军事会议上面判断敌军绝不攻南宁,军令部部长徐长官亦同样判断日军的登陆方向应该是广州湾。”
“在日军猛攻昆仑关一线的时候,广东方面的部队也没有积极展开侧击,很显然,即便是将指挥权全部交给白健生,他也指挥不了粤系的部队。”
楚云飞顿了顿:“至于白健生指挥桂军进展粤西之事,究竟是为了防御重镇柳州,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想要抢占粤系地盘,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尚且搞不清楚,只是从这个情况上来看的话,粤系和桂系之间定然是增添了许多的矛盾。”
“有一点到目前为止可以确定的是,日军方面势必会进行反扑,”
“即便是现如今攻占的昆仑关,也很难守得住昆仑关。”
“他们那边的情况颇为复杂,和我们二战区这边不同。”
“二战区现如今已经能够做到上下一心。”
“而桂南会战战场上的各方军队还处在勾心斗角的状态之中。”
罗卫国出声补充道:“钧座,依我之见,恐怕反攻南宁恐怕已经不太现实。”
“统帅部集结了这么多的部队,实际上有战斗力的部队不足三万人,这种情况下想要夺回南宁,几乎不可能。”
楚云飞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只是日军目前战线太长,后方空虚。”
“若是有部队有一定程度的战斗力进行穿插,主力部队跟踪推进的话、很有可能会将战线稳固在昆仑关周边地区,日军难以夺回昆仑关,想要再进一步,也不可能。”
楚云飞说完便将手中的铅笔丢在了桌子上,目光看向众人,缓缓起身,而后道:“算了,白健生不可能采纳我的意见,就宛如在昆仑关攻坚战之前,委员长不会采纳我的建议一般,我们的建议仅仅只是出自军事角度的考虑,这帮人脑子里面想的却是政治影响,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我截然不同。”
“你们讨论问题的时候,要从军事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和他们一样.”
“是!”
作战科的一众参谋们面面相觑,继续进行着战况推演。
楚云飞、罗卫国等人则是转身离开了作战室。
另一边。
值班室内,张大云适时递上了一杯茶:“若是山城方面能够结束派系斗争,结束这种勾心斗角的状态,或许我们的战斗会更加的顺利。”
楚云飞点了点头,抿了一口:“不错,又是从哪里搞来的”
“陈泽军家中长辈寄过来的,味道还算不错,听说是用了什么特殊的古法,不知道里面加了什么东西,据陈泽军自己说,大概率就是放了一些蜂蜜水。”
“特殊的古法,听起来挺厉害的,没想到是蜂蜜水啊。”
楚云飞再次喝了一口:“原来如此,说起陈泽军,这次他们第七步兵团表现的也很不错,我准备将他们的部队也调整一下。”
罗卫国和张大云对视了一眼。
陈泽军这些东西没白送。
最起码楚云飞看到这东西能想起来陈泽军和他的第七步兵团。
“以前我听子强笑着跟我说过一件事,光跑不送,职位不动,又跑又送才能够提拔的快一些。”
“所以我那会就不断的往长官司令部送礼、渝发兄、乃至在保定的徐长官,楚长官,阎长官、杨长官,都曾收过我的东西。”
见楚云飞主动说起这件事情,张大云小声提醒道:“这些事情,以后还是不要提及比较好,若是传出去了,恐怕会影响到您的形象。”
楚云飞背负双手,似乎对于自己之前的做法完完全全的问心无愧:“这不是我的黑历史,只是我的来时路。”
“泽军这小子知道我这两年喜欢喝茶,没少往我这送东西,他干的也确实不错,也确实是时候动动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