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总也是看好国内市场的潜力,才会选择兼任国内市场的总裁。如果继续耽误太多时间,让其他公司抢占了市场,积电公司的损失才更大,也不符合你们行业龙头的身份。”
“作为行业龙头,除了质量最好,技术突破的速度也是最快的,同时生产速度也应该是最快的。”
“我们的那些优惠政策,足以保证你们绝不会亏本。刚开始赚的少,是为了在未来能赚的更多。未来积电公司在魏总的带领下,也一定能继续高歌猛进。”
魏哲嘉哈哈大笑:“我们可不是行业龙头,只是第三而已。而且我只是公司的联席CEO,带领公司的是我们董事长。”
当然这个第三距离第二也已经很近了,内地这家工厂开工之后,公司的股价肯定会随之再涨一截,成为行业第二轻而易举。
但能否成为行业第一,超过英特尔,这就不敢保证了,要看哪家企业能够率先突破到十纳米工艺,达成技术领先。
曾经积电公司是在后面追赶的,慢慢的站到了第一梯队,慢慢的将其他同行甩开。
成为行业第一,也一直是大家的目标,甚至董事长曾说,如果做到这一点,那董事长就会选择急流勇退,在公司最风光的时候退休,将权力移交给老刘和他。
他比老刘还年轻一点,即使这次失败了,未来他也有很大概率能够坐上董事长的位置,前提是他主管的业务能够一直前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比如这家内地的工厂,如果能彻底打开并占据内地的高端市场,帮助公司的股价飙升,股东们也一定会认可他的功劳,给予他更大的权力。
“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内地的市场确实发展速度比我们预想的更快。”
“一些施工流程,我会跟董事会汇报,尽量优化调整一下,但如果一期项目发展达不到预期,我们是绝不会开始二期项目的。”
魏哲嘉也打算试一试,如果真的耽误太长时间,让四星等公司抢走了太多的订单,那他们投资内地这家工厂的目标恐怕就无法完成了。
他们不只是想自己赚钱,还要阻拦同行竞争对手赚钱,如此才能让对方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让自己企业的技术保持领先,从而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目前内地跟南韩的关系还不错,之前很多顶尖工艺的代工订单,都是四星公司接的,也有部分是霓虹那边代工,将来这些积电公司都准备抢过来。
更好的工艺技术,更高的质量,更低的物流成本,那些同行怎么跟积电公司抢夺内地市场?
将未来潜力最大的市场占据,他也一定能如愿以偿。
张恪清脸上也浮现了笑容:“我相信一期项目一定能超出贵公司的目标。”
未来积电公司一定会投资二期项目,工艺会比十四纳米更好,但会不会有三期项目,张恪清就不敢保证了。
魏哲嘉来工地也只是视察,很快就离开了,张恪清也将其送到了机场。
返回的途中,他接到了祝文渊的电话。
“张书记,跟你汇报一个好消息。刚刚接到阿立集团的通知,他们公司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系统平台已经通过了测试,明天会由他们的董事孙政义带着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一起过来。”
张恪清脸上浮现了喜色,终于要见到孙政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