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者,一个操作不好,就可能会动摇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的根基。
当权者都是希望农人越多越好。
但农业却不可能让地方富裕。
而建议地方发展商业,又与大炎‘重农抑商’的国政相违背。
苏润思来想去,决定从两方面入手。
一个是肥地。
玉泉县去年八月就陆续用了豆肥。
苏润只需要将这部分写出来,顺手再添几个别的化肥法子就行了。
反正什么草木灰、秸秆、粪便都能用。
这部分苏润只是简单写了几句。
重点还是在后头。
苏润将目标定在了官营醋坊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醋对百姓的意义不言而喻。
早在周朝就有‘醯(xi)人’这种专门负责酿醋的人。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专门酿醋的作坊。
大炎王朝自然也有自己的官营醋坊。
只是相比于盐、酒、茶这三项暴利产业,醋没那么受重视而已。
当然了。
苏润一介布衣,也不敢写什么做酒曲、提炼精盐这种答卷。
这很容易被拉出去砍了。
正好,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多种酿醋方法。
其中就有用桃子做的醋。
苏润虽然不记得具体做法,但拉大旗,扯虎皮还是会的。
他直接以此书为源头,提出可以把青阳府打造成果醋之府。
顺便根据青阳府水果种植情况,提出了柿子醋、枣醋、杏醋和朹(qiu,山楂古称)醋的想法。
而后建议扩大官营醋坊规模,引导百姓家家户户种果树,再修建道路,向上上贡,向下售卖。
一两棵不嫌少,三五棵不嫌多。
一家少,一村多;一县寡,一府众。
最重要的是,如此不会动摇国本。
农人依旧是以种地为主业。
而官府也依旧垄断醋业生意。
如此,既能讨好上意,又能增加官府收入,还能改善百姓生活。
且种树还能预防洪水,能降低灾害受难的可能性。
再来,官府酿醋,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什么制作醋罐的、运货售卖的都能赚到钱,就像当日苏家的磨坊盘活了整个柳林村一样。
苏润是个实干家,从头到尾都是解决实事的,一句纸上谈兵的废话都没有。
找准定位后,他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不知不觉,天就暗了。
苏润还差最后一点没有写完。
未免思路被打断。
他跟其余学子一样,找衙役要了蜡烛。
就着昏黄的烛光,苏润将文章完成后,才舒了口气:
“两道题都能答一天,这要是到了乡试、会试,搞不好真的最后一个出去!”
“看来还是我不够努力啊!”
内卷之神反思完自己,肚子也饿扁了。
此时距离晌午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