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未来科技地下设施的地下停车场入口,在此把守的只是未来科技一般武装人员,长着一幅标准白人面孔的不知哪儿来雇佣兵。
这对马萨耶夫来说倒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对上“格罗兹尼之子”的“自己人”,假李鬼要是遇上真李逵还挺麻烦。
估计也是这帮“格罗兹尼之子”的车臣叛匪,在本地未来科技武装力量中,属于一等一的精锐主力,拿精锐来看大门这种事既浪费人力、也违反军事常识。
“日本猴子啊,那些日本猴子说有别的事,不知道滚哪儿去祸害人了。这样也好,省得这些贱种在眼前乱晃碍事。”
马萨耶夫朝地下停车场入口处把守的警卫随口说着,对方闻言后的反应也是咧嘴一笑。
“也是,那些日本猴子不如滚回他们那蛮荒贫瘠的小岛上灭亡,这帮废物点心走哪儿都不讨人喜欢。”
看大门的白人雇佣兵,会给予马萨耶夫起码的尊重。
这是因为车臣人真的够狠、打仗敢死,尊重强者是不分阵营的通吃道理。
而那些不论到谁嘴里,都被讥讽为“日本猴子”的日本人,那可就不一样了。
给人当狗却还缺一副敢咬、能咬死人的好牙口,而主子养狗是为了能物尽其用。
连基本作用都发挥不好的“令和废宅”,又怎能赢得同伙们的尊重?连拴在同一条链子上的其它走狗都会看不起,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好了,就和以往一样。把东西送进去交差,不多耽误你们了,放行!”
走过场式地粗略检查一通、上前扫了两眼,压根没做详细检查的警卫队长抬手下令放行通过。
借着那一口高加索口音,听上去还有些蹩脚的英语,再加上身上这身“死人皮”。
谈吐得当、应对自如的马萨耶夫蒙混过关,在敌军全然不会预料到竟然还有“敌方车臣人渗透”的前提下,最终成功按计划进入了地下停车场。
“这地方看上去就像地下墓穴,停在这儿的车就像一口口棺材,让我有很不舒服的感觉。”
“不舒服是对的,
向司机答话的同时开口发问,马萨耶夫很快便听到了耳边无线电内传来的答复。
“找到了,缴获的敌军手机内信息和那日本人的交代,都证明入口就是前面的储藏库门。”
“明白,‘兽人’呼叫‘阿尔法-01’,你都听到了,把车往那边开。”
随着马萨耶夫一声令下,前方打头的BTR-4轮式装甲车立刻调转航向,朝着已经只差二三十米远的大门直奔而去。
等到车队开到了这大门跟前,面对铁将军把门时不得不停下,马萨耶夫身旁略有紧张的司机队员不禁问道。
“接下来呢?我们是打进去还是怎样?”
喀喀喀——
司机队员的话音未落,还在车内回荡。
车队正前方的厚重金属门,便已经在液压驱动下,发出阵阵沉闷声响缓缓升起。
望着大门左右上角各一个的摄像头,正将视界范围对准己方所在车队,一切都在预料之内的马萨耶夫随即开了个玩笑。
“应该说‘芝麻开门’,就这么简单,我们走~”
从进入大门的这一刻开始,眼前所面对的情况对马萨耶夫而言,实际上就已经算豁然开朗。
原因很简单,这扇重型电驱动液压防爆门,正是当年苏联专家亲赴叙利亚考察设计并指导建造的杰作。
甚至于连这扇门本身,都是妥妥的苏联制造,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工业全面鼎盛巅峰期的顶级工艺品。
由苏联空军运输机队不远万里从苏联本土运抵,叙利亚自己可没能耐建造这么重量级的军工产品。
而在这扇门之后,通往地下更深处的幽暗长廊,及其所配套的所有地下设施房间,全部都是苏联专家设计规划出的手笔。
而这也就意味着,马萨耶夫手中提前准备好的地下设施3D建模模型,终于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再往前走100米右转就是货场,当年设计建造时,这里用来临时周转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等待装车发运。货场尺寸足够容纳重载卡车与重型武器,也只有这地方能让未来科技当做设施内停车场。”
车队已经完整进入设施内部、继续前进,马萨耶夫调用随身平板电脑内的3D模型一通分析,很快找到了车队下一个去处所在。
也就在此时,车队身后刚刚升起不久的厚重防爆门,待到车队完全通过后,已然再度降下紧闭。
按照格鲁乌这边翻找苏联设计图纸找到的设计参数来看,就马萨耶夫一行刚刚通过的这道重型防爆门,在设计建造时,是为了抵御5-10万吨TNT当量的战术核武器抵近空爆的。
其防御厚度。足以抵挡战术核爆瞬间袭来的高温超压和强烈冲击波,确保门后的一切不被核爆席卷。
要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勋宗时期处在军力巅峰状态下的苏军,起手式就是核大战。全军一年能搓一千多枚各式核弹头,导致震撼北约一整年,苏军的军队建设和装备研发,也全面向核大战背景看齐呢?
安放于地下重要军事设施的防爆门,要足以抵御战术核武器的抵近空爆,这对当年的苏军而言也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罢了。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不得不考虑且很严重的问题......
“我们得想办法把那道门再次弄开,队长,否则苏洛维琴科中校和他的队伍、美国人的援军,都没办法进来。”
能近距离抵御战术核武器爆炸的重型防爆门,就别指望用什么常规手段来实现暴力破拆了。
司机队员提醒的,实际上也正是马萨耶夫现在所考虑的问题。
而从刚才那架势来看,恐怕未来科技是用监控系统确认来访者身份,再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开启大门。
无论这远程控制系统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势必都要找到大门控制室才有操作的机会。
好在,手中依据最终版设计图搭建的3D建模中,包含有大门控制室的原始所在位置。
马萨耶夫尚不清楚未来科技是否在接手设施后做了调整,但眼下唯一的选择也只能是过去看看,希望会有好运气。
想到这里,计划已经了然于胸的马萨耶夫随即说道。
“车子撂下后先去找网络接口,把接入端挂上去弄进去他们的内网。兴许苏洛维琴科那边能从内网里想些办法,定位到大门控制室的准确位置,到时候我们再过去一次性解决问题。”
听到马萨耶夫的命令,无线电内的各分组领队也都心领神会,答复收到。
不远的距离很快就到,车队开出去没多远再一转弯,果真就像马萨耶夫所说的那样,进入了车辆与重型装备整备库。
“你们回来了,伙计。阿尔哈诺夫刚刚来过,看样子是想看看你们回来没有,但他没问什么,我觉得你应该过去看看。”
开门下车,且依旧处在头套蒙面状态的马萨耶夫脚一沾地,一旁主动凑上来的一名库管便主动开口。
看着装打扮并不是武装人员,一身深蓝色的工装服再加上头顶扣着的安全帽,还有那一脸毫无戒备笑呵呵的样子,其威胁程度立马在马萨耶夫判断里连降好几级。
望着面前估计就是个一般打工仔的中年白男,没打算现在就动手的马萨耶夫随即回道。
“知道了,车辆整备和卸下油料就交给你们了,我现在就带人去汇报。”
“OK,没问题!不过——”
“嘿嘿嘿!伙计们,瞧这边!这车是进了战场吗?怎么成了这样?”
马萨耶夫话音渐落,库管的话也还没说完。
只见一旁不远处的一名工人,正握着扳手工具蹲在一辆悍马车旁,一边眼瞅着车门做吃惊状、一边呼朋引伴过来看。
“......真麻烦。”
大抵能猜到是什么情况,想立刻抽身离开的马萨耶夫,不得不暂时打消念头。
为了确保“能多拖一时就多拖一时”,尽量为接下来的设施内行动,争取到更多的非暴露状态时间,马萨耶夫现在也只能跟着这库管工头一起上去瞧瞧。
“老天,这车怎么被打成了这样?一扇门就这么多弹孔?”
“还有这个,这儿!这防弹玻璃里还嵌着子弹头!”
“这起码得有二十多个弹孔,什么人攻击了我们的车队?”
要说对车辆的熟悉度,恐怕这地下设施内,没有人比这些后勤维保工人更了解。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各司其职”,让专业的人各自去做专业的事。
平日里,设施内专用车辆的维保修理工作就是这些人在做,而非作战部队。
只有当作战部队或其他子系统单位人员,需要外出行动、出任务的时候,才会来到这地方申领提车。
眼下,这些后勤维保工人,亲眼看到自己维护保养到满状态交出去的车子们。
这才开出去多长时间,就被打成了这副模样归来,说不惊讶那是不可能的,才有了如今这突发一幕。
但这对马萨耶夫来说,却是无法避免的事。
当时那战斗场景,敌人身边唯一可用的掩体,就是各种轻装甲防护车辆。只要脑子还没进水,就肯定都会往车后面躲、寻求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