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4章 谈判不是上桌才开始,如今已在博弈之中(1/2)

周正不觉得土耳其人这“良好的洽谈态度”,会无理由地一直持续。

毕竟你土耳其人上了谈判桌,是能让毛子都绷不住笑出声的主。

真正能看出土耳其人“态度如何”的时候,应当说就是眼下这“合作内容”已经到手之后。

“贵方的另一路代表团现在正在安卡拉,如果您有需要,谢里宁先生,我这就可以安排专机送您前去。”

“嗯?”

被阿杜里少将这么猛的一说,周正倒是感觉有些被逗乐了,只不过没有“喜形于色”。

怎么?合着你们土耳其人,这刚刚“交易物”到手,就要把哥们撵走送客是不是?

把哥们当快递小哥还是送外卖的了?有你们这么待客的吗?

心里虽然这么想、如此吐槽,但嘴上可不会这么说的周正随即一笑。

“不必了,将军。”

“事实上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分成两路,我这一路虽然没那么多人,可能看上去不那么起眼。”

“但别误会,我带来的军事合作机会,比起另一路同志们来说丝毫不差,而且更加‘近在眼前’。”

“哦?”

试探性送客的发问却得到了如此回答,这倒是让阿杜里少将没想到的。

起初,阿杜里少将本想着赶紧把这俄国人的“送货代表”打发走,好抓紧去忙自己那摊子事。

处理好这批重刑犯,可是很能给自己刷一波军内声望和名誉值的。

因为库尔德人实在是太能“整活儿上眼药”,你说你杀了我们镀金的公子哥就不说了,还他妈搁网上拼命宣发、当功绩炫耀。

搞得一帮子好事的英美记者,一个两个都跑上门来,专门询问“如何回应、有何表态、怎么置评”。

突出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我只嫌我新闻不够劲爆、流量还不够多。

而且还不能把这帮人拒之门外不受采访,你拒之门外就是你“新闻不自由”,这是明摆着的政治不正确,反而更会让人抓住把柄搞针对性的报道攻击。

这破事搁网络上被幕后大手有意推波助澜、不断催生发酵,搞得土耳其人是巨他妈丢面子、里外不是人,各种意义上的下不来台。

尤其是土军这边,作为当事方的“丢人代表”,不但要面对外部嘲讽与网络舆情、还得承受巨大的内部压力和质疑。

如何把这事平稳落地、处置妥当,那自然就成了土军首先要处理好的当务之急。

而如今看来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一通处置运作后,恨的人牙痒痒的重刑犯们,终究被送上门来绳之以法。

所以到了这时,曾经令人头疼的大麻烦,就变成了“之前麻烦有多大,现在功劳就多爽”的大好事一件。

阿杜里少将着急把周正送客弄走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不抓紧去办处理好这事,可能会被觊觎这功劳的人抢先出手。

到时候被人插手截胡、煮熟的鸭子给飞了,那就真坏事了。

但眼下,阿杜里少将很确信自己听出了什么重要信息,这俄国人不是在同自己开玩笑,而是真的“有大事要谈”。

意识到这一情况后,不做多想的阿杜里少将紧接采取行动,伸手唤来了自己的随行副官、开口下令。

“你去亲自督办处理好,以我的名义。等我这边处理完,我会第一时间过去。”

“是的,将军,我明白了。”

周正不大能听得清阿杜里和那少校副官具体说了什么,不过大概就这么个意思,也意味着自己的目的达成。

很快,安排好首要事宜的阿杜里,便朝周正再度笑着开口。

“那么请吧,谢里宁先生,相信我们能谈得十分愉快。”

“请,将军。”

就这么“你请我请”地花花轿子抬人,相互承让、一路笑言畅谈着出了降落停机区,上了早已在此等候的车队。

跟随阿杜里少将上车后的周正刚把屁股坐稳当,车子起步还没开出去多久,只听得忍不住好奇的问题已经在耳畔响起。

“这可能会有些冒失,谢里宁先生,但不知您能否先透露一些可以透露的具体合作内容?我想,这会有助于我们接下来的洽谈。”

“嗯?”

要说意外也不算意外,就是周正觉得土耳其人显得有点心急,转念一想或许是跟着急处理俘虏那事有关。

这土军少将很可能在“权衡利弊”,想掂量掂量到底哪边的利益收获大,本着“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原则,先保主要的利益收获抓紧去做。

万一周正这边给开出的合作没啥太大利益,回头俘虏处理那边的事再被人插足抢先,可不就鸡飞蛋打输麻了吗?

想来基本就这么个情况,周正对此也能报以理解,毕竟谁都不想在重大选择时错失良机。

既然如此,那就有必要展示一下“自身实力”,好让这土军少将知道,跟自己谈买卖比起处理那些俘虏抢功劳来说绝对不亏。

“高性能精确打击弹药,贵方感兴趣吗?”

“高性能——精确打击弹药?”

口中念叨着周正给出的答案,对此等专有军事名词完全不陌生的土军少将当即回道。

“抱歉,谢里宁先生,我理解的不是特别充分。”

“比如说,这具体是指哪一个平台的弹药?能否展开来说说。”

很显然,周正乘坐的这辆黑色商务SUV里,除了阿杜里和周正自己以外,那开车的司机也不是外人,必然是阿杜里的心腹或专用司机,起码是靠得住、信得过之人。

如若不然,也不会出现这种阿杜里毫不忌讳什么,直接在车内挑明说事、要展开详谈的场面。

不过,这并不代表周正就会顺着对方的意思往下说,至少不能是“你想听啥我就给你一五一十说啥”,这种事情是讲究半遮半掩吊胃口的。

对谈判话语权的掌握,向来游刃有余的周正随之笑道。

“当然是陆军高性能弹药,将军。”

“与您谈合作,我总不可能拿空军或海军弹药出来,那样只会显得我不够专业。”

阿杜里是陆军出身,这一点单从其身上的军装样式就能看得出来。

一听周正这话,兴趣更加浓郁了几分的阿杜里,当即追问道。

“那是某种战术导弹?还是说高性能的巡飞弹,或者陆基巡航导弹?”

“可以的话,还请您明说。”

阿杜里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伊斯坎德尔、柳叶刀、口径”。

三款武器全都是俄国人的“看家神器”,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打出了异常之好的效果,完全称得上是全世界同类竞品中的佼佼者,能与之相比的货架产品寥寥无几。

举例来说,不止是“柳叶刀”巡飞弹、“口径”巡航导弹在战争中的表现极其出彩,以至于前线俄军部队喊出了“柳叶刀永远不嫌多”的口号,后方的俄军宣部门打出了“口径永不停息”的鼓舞标语。

就连“伊斯坎德尔”这样的更大号杀器,那也因为过分高估了对手的拦截能力,在起初设计时将突防能力搞得太强。

以至于实战后发现某“爱国者3”即便用上最好的拦截弹,对伊斯坎德尔也依然束手无策,拦截率低到令人发指。

故而被俄国人大手一挥,直接取消了伊斯坎德尔本身的弹载诱饵弹装置,将腾出来的弹体空间塞进去更多炸药以增强威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