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看到的,是我国自毁式无人机,又或者叫巡飞弹系列武器的最新产品,见证者-238。”
“比起前代型号,它的升级改进之处是显而易见的,您应当看得出来,谢里宁先生。”
诚如穆萨拉赫中将所言,面前这“形似小摩托,不是小摩托”的最新型号,对比前代见证者-136来说,确实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大变样。
其外观构型上最显著的不同之处,便是采用了新式喷气式发动机,取代了先前上一代小摩托的螺旋桨动力。
不再有螺旋桨外露的机体构型,给人以一种简洁流畅之感。
整体布局上依旧是与前代见证者-136一脉相承的三角翼结构,不过少了一些棱棱角角,变得更加平滑圆润,总的来说此方面的差别并不算大。
而除了动力系统外最显著的外观变化,则是机头部位换装了前所未见的某种新设备,而且各有不同。
三架展示用无人机当中的一架,看起来像是安装了某种红外导引头,另一架则是安装了形似雷达罩一样的东西。
还有一架看上去没多大变化,机头部分没有安装任何新设备上去。
看起来应该只是见证者-136的喷气动力版本,估摸着还是使用的GPS+惯性制导,只不过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打击时敏性更高,在综合战力上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对面前这三架展示用的无人机,已经基本有所了解的周正,随即便向身旁陪同参观的穆萨拉赫中将开口问道。
“我要是没猜错的话,将军,这架应该是红外制导攻击的型号?”
望着周正手指的那架红外导引头见证者-238,本身也有意介绍此物的穆萨拉赫中将,随即点头应道。
“是的,您没看错,谢里宁先生。”
“自从见证者-136问世投产、批量入役,并且大规模应用于实战以来。我们自己的部队和诸多友方作战单位,在使用见证者-136的过程中,都传来了许多报以认可和好评的消息,当然也包括了许多意见和改进建议。”
“有不少无人机部队的指挥官,希望能够获得一款见证者-136的智能打击版本。”
“通俗点来说,就是希望让见证者-136具备对动态目标,尤其是敌方高价值技术装备的打击能力。譬如说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这些都是陆军机械化部队的中流砥柱。一旦将之大量摧毁,可以很轻易地瓦解敌人的攻势,或是协助地面部队突破敌人重兵布防的地域。”
“前方部队的实战需求就是后方军工的研发方向,我们一直以来都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做的,对于见证者-136的次级改进型号研发工作同样是如此,最终得来的便是您面前所见之物。”
讲完了研发背景,开始说起详细装备细节的穆萨拉赫中将,继续向着身旁的周正开口介绍道。
“采用红外引导头版本的见证者-238,具备对明显热源信号目标的动态追踪,以及精确打击能力。”
“简单来说,只需要将其向敌军高价值技术装备所在的地域发射出去,抵达目标区域后,红外导引头就会自行开机,并且开始下视搜索。”
“这种时候最好不要有友军车辆,待在见证者-238的红外视场范围内。因为一旦红外导引头开启,见证者-238将不具备敌我识别能力,会对任何有显著热源的地面单位进行精确锁定打击,无论那是卡车、步战车、坦克,亦或是自行火炮,都将难逃一劫。”
“.......”
听完了穆萨拉赫中将此番叙述的周正,哪儿能听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更加懂得此番介绍的恐怖之处。
简单来说,这红外导引头版本的见证者-238,本身就是一枚大号的红外制导反坦克导弹。
其原理和战斗机上装备的红外格斗弹有些类似,都是通过追踪载具运作时散发出的高能热源,进行精确锁定打击。
只不过二者针对的目标不同。
空军的格斗弹打的是各类飞行器目标,而见证者-238则专克地面载具目标。
在威力上,二者之间也是存在显而易见的巨大差别。
就见证者-238这种与见证者-136一脉相承的不小体积,周正估摸着其战斗部装药量绝对不会少,而穆萨拉赫中将紧随其后的介绍也不出所料。
“新式的制导模块和体积更大的动力系统,占用了较大一部分机内空间,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斗部的大小。”
“虽然战斗部装药量对比前代见证者-136有所减少,不过依然能达到可观的38公斤,具备对任何地面载具目标的一击必杀能力。无论多么坚固的主战坦克,在见证者-238的打击下,都将瞬间飞灰湮灭。”
“其强大的威力能够对任何敌军装甲部队形成有效震慑,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怕死惜命的敌人。”
“.......”
听罢此番介绍的周正,其实有点迷糊,寻思着这伊朗人是不是跟毛子学会了啥不好的毛病。
你一个反坦克类别的精确打击弹药,好家伙战斗部装药量直接整到了38公斤。
这啥意思?
意思是说一架见证者-238的战斗部装药量,就算是做最简单的算术题来计算,也是现代155毫米高爆榴弹战斗部装药量的3倍有余。
这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正面生吞一发155,还能跟屁事没有一样的主战坦克。
就算10公斤起步的高能炸药炸不穿沉重的主装甲带,爆破所产生的巨大化学能冲击,也会瞬间毁掉坦克外部所有的脆弱设备。诸如炮管、观瞄设备、行走装置、炮塔车体结合部等等,一个都跑不掉,全部都得被干碎。
且化学能爆破所产生的超压杀伤,也会顺着各种缝隙和裂口一并钻入车内,将狭窄车内空间里的车组成员们灭杀当场,死于字面意思上的“五脏六腑皆碎,七窍流血而亡”。
就155毫米高爆榴弹的威力已经恐怖如斯了,结果伊朗人现在整了个劲儿更大的,装药量是155榴弹的三倍还多。
周正估摸着随便拉一辆全球顶级坦克过来,挨上见证者-238这结结实实的灌顶一击后。
那都不是给车组成员收尸,给坦克回收残骸了。
就搁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四散乱飞的碎肉胳膊腿,还有坦克零件,这就行了,能找到的话这就已经算走运完成任务了。
原本“巨大装药量”这毛病,本身应该是“毛子特色”。
结果没想到现在伊朗人也整这套,愣是搓出了一款战斗部装药量高达38公斤的红外制导反坦克导弹。
越想觉得这事儿越邪门,不知伊朗人这么做是何原因的周正紧接问道。
“将军,我.....不太明白。38公斤的战斗部装药量拿来反地面载具目标,这太夸张了,人类现在还造不出能够挨得住这种攻击的装甲车辆,全世界没有人能造得出来。”
“是什么原因让贵方选择了如此超标的战斗部装药量?这是否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原因,或者说设计功用。”
周正原以为伊朗人的回答会很有高论,让自己瞬间感觉醍醐灌顶、赞叹不已的那种。
却没想到,穆萨拉赫中将接下来给出的答案,只叫个“简单粗暴,心眼实诚”。
“因为设计团队在起初进行论证设计的时候发现,机体内空域的容积,已经不需要装载额外的设备了。”
“有设计人员提出是否可以装载更多的燃料,借以实现更远的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