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来说,周正的谢里宁这层身份,和面前这位秃头圆肚皮的沃罗诺夫算是同一个行当的同事。
但若具体往下再细分的话,二人所从事的工作类别上又有明显的不同。
谢里宁是俄联邦国防出口公司的高级谈判代表,从事的是对外商务与合作洽谈,身为谈判主官拥有现场决策权。
而这位沃罗诺夫同志,其所代表的则是作为生产方的卡拉什尼科夫集团。
简而言之,谢里宁的职务和权力要比沃罗诺夫更高一级,起码在对外军事贸易合作这块是如此。
再说更具体一点,在在对外军事贸易合作中,作为生产方的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的利益,是靠谢里宁同志的嘴皮子和谈判技巧争取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沃罗诺夫哪怕初次见面,就能在圣彼得堡这寸土寸金之地的豪华酒店包下私人宴席,对周正隆重以待。
而周正也能毫不意外地受着,就好像理所应当一样往这儿一坐,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原因无他,唯利益尔。
搞清楚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周正自然能做到应对自如,伸手接过沃罗诺夫递来的文件稍一翻看后也是当即一笑。
“生产授权书可以现在就交给您,谢里宁同志。至于更详细的全套技术转让,稍晚一些时候会以电子版形式打包发送给您,包含所有的技术参数和设计指标。”
“有了它,可以立即组织开工生产,只要有合格的生产线基础。相较于柳叶刀巡飞弹的低技术要求来说,这并不难以做到。”
正所谓自家人知自家事。
很清楚自家头牌产品是个啥技术水平的沃罗诺夫说的是实话,柳叶刀巡飞弹这种东西,确实也就一般民用电子厂就能搓出来的水平。只要生产所需的设计图和技术参数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到位,立刻就能开工组织生产。
低技术力不意味着武器就不好使,或者说正因为低技术力带来的物美价廉、效费比高,才成就了柳叶刀如今的鼎鼎大名。
随着产能爬坡的不断上量,起初全套采购价还要三万美元朝上走的柳叶刀,现如今已经被压到了两万美元级别。
毛子这么些年来能以不高的军费开支,用国产装备养活一支上三常级别的强军,这个项目成本控制能力确实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不比南面的友邻,起码也比某帝国军稀烂垮塌、一路往天顶星狂飙的项目成本,好到不知哪儿去了。
区区两万美元就能搞定一套,抛开可重复利用的控制端不谈,单论消耗品的弹药采购价还要更便宜的柳叶刀,便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证明。
同样级别的武器交给美军去开项目,那不好意思,最后落地的实际产品没有五十万美元一套,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美国制造,超越毛子25倍端是轻松无比。
只比俄军多不到10倍的军费,却要支付动辄二三十倍于俄军的采购成本,所谓军费虚高、实际购买力稀烂就是这么个道理。
这也是美军近些年来部队规模不断缩减、装备妥善率日渐走低,现如今连士兵工资都开始拖欠,甚至要士兵倒贴赔偿装备损耗费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核心本质就一点——钱不够花。
那就只能想方设法地抠金省钱,去买那些根本不值这价的虚高装备,无论如何都得先把“新锐装备体面”维持住再说。要是连这玩意儿都丢了,那美军可就连线上认知战都打不动了。
看过沃罗诺夫递来的生产授权书上,所提供的参考成本价与采购价后,脑海里随之想起了以上这些趣事的周正不禁哑然失笑、举杯相庆。
“这样的成本价和采购价,可以确保我们在国际军售市场上击败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美国人产品的性价比远在我们之下,沃罗诺夫同志。更不要提他们手中现阶段还没有同类型产品了,现在无论是性价比优势还是先发优势都在我们这边。”
眼见对方笑着举杯,把这位跟自己同桌吃饭的谢里宁同志当大爷伺候的沃罗诺夫,那自然是不敢怠慢,赶忙赔笑着举起酒杯、轻碰回道。
“那是当然,谢里宁同志。”
“如果抛开政治影响不谈,美国人的装备性价比完全不是我们的对手。甚至会有十几二十倍于我们的采购价,实际战场效果却还不如的情况出现,特别军事行动已经完全撕下了北约装备最后的谎言和遮羞布。”
“这本该是我们对外出口武器装备的大好时机,无数的买家客户现在都在像下雪一样给我们发来订单。”
“只可惜,哎——您知道的,谢里宁同志,好处是特别军事行动带来的,产能挤占也是特别军事行动造成的。有些话确实不该说,但也是真的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嗯,我理解,沃罗诺夫同志,确实如此。”
闻言笑着点头喝酒的周正,哪儿能听不出来这秃头圆肚皮的沃罗诺夫是在抱怨什么。
无非就是俄军现在用极低的采购价占满了军工产能,俄国防部那帮人还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不但占了眼下的订单,连之后几年的产能现在也开始盘算上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让俄军工口的这些人很难受。
你俄军采购价才有多少利润?外国客户给我的采购价又是多少利润?
俄军采购装备的利润比是钉死的,那是有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的。不想被将军带上一堆小绿人,端着AK冲进办公室来找你麻烦的话,最好别在这方面动什么歪心思。
而外国客户不一样,外国客户什么价拿什么装备,那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商务谈判的定价结果,利润比有非常大的上浮空间。
生产同一件装备卖给外国客户能赚到的钱,往往是卖给俄军的七八倍甚至十几倍不止。
所以要说俄军工口这些人更愿意做谁的生意,那肯定是外国客户而非俄军的。
偏偏俄军现在是占着当下产能不说,还因为刚刚提出的扩军百万计划盯上了日后的,这就和俄军工口的利益产生了不小的冲突。
但这事儿吧,你也不能扯开嗓子去大街上嚷嚷明说,那是自己把自己往班房里送,等着牢底坐穿吧。
有苦难言的沃罗诺夫,这也就是跟有着共同利益在、有钱一起赚的谢里宁同志诉诉苦了。
换做别人来,真不一定能从他嘴里听到这话。
眼下周正提出的解决方案,其实对“深陷苦海”的俄军工口也有很大的好处。
简单来说,便是将柳叶刀无人机做境外转移生产。
你俄军盯着国内的产能横加干涉,吃着碗里瞧着锅里,难道国外的产能你也管上不成?
这种事情让身为生产者的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去做,那肯定是不合适的,难免有泄密之嫌,纯属给自己惹麻烦。
但如果是以周正这种“俄联邦国防出口公司高级谈判代表”的身份去做这事,那性质又不一样。
这不叫装备泄密,这叫对外军贸合作,前后性质有着根本不同。
处心积虑思量计划的周正,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有财带着俄军工口的这些“深陷苦海”之人一块发,帮你们解决当下的迫切难题。
这才在老牙的积极撮合帮忙下,快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