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的某个晨早,天色将将亮起,一辆急驰的马车停靠在贺家小院门前。
不多会儿,锦绣迷迷糊糊听见院子里的动静,仿佛听见了贺年庚低沉的嗓音。
起初以为自己没睡醒出现了幻听,直到脚步声离近,再到房门开启,那人清晰的轮廓映入眼帘。
锦绣惺松的眼颜漾起一抹欣喜,“你回来了。”
贺年庚心疼地扶起媳妇,往她后背垫上软枕,俯身在她额间落下一吻,声线低沉地道:“瑶儿,辛苦你了。”
见媳妇气色安好,贺年庚整颗心稍稍放了下来,握着媳妇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
锦绣嘴角噙笑的摇了摇头,抱起身旁的闺女送到他手上:“喏,你的小闺女。”
沉睡中的小丫头,轻轻握着小粉拳,扭动了两下小脸低低的发出几声吭唧又乖乖继续睡着。
望着怀里软呼呼的小闺女,贺年庚眼中一片柔软,坐在床沿边只手揽过媳妇,在她鬓边又落下一吻。
锦绣垂眸微笑,抬手握住他揽着自己的那根手臂,轻声问道:“可是赶了一宿的路,快让魏娘给你备来热水洗洗。”
贺年庚想说再多陪陪媳妇和闺女,但想着自己满身的风尘,还是听话的乖乖照做。
家里两位老先生一点儿也不意外贺年庚考下县试案首,在他们眼里认为,如果连最基本的县试案首都拿不下,贺年庚接下来谈何继续高中。
有好些日子没见着老子的丞舟和丞延,他们听娘亲说父亲到城里考【出息】。
白天的时候,兄弟俩一个劲的围在老子跟前问【出息】在哪,考到了为什么不带回家让他们瞧瞧。
贺年庚:……
倒是两岁的丞卿稳如泰山,颠着小短腿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啃苞米,偶尔也会奶声奶气的插上一句:【爹爹,出息好吃吗?】
贺年庚:……
充满孩童欢声笑语的小院,温馨而又充实。
几年前夫妻俩给闺女想好的名字,再次重提,从中择出最好的。
小字【岁好】,盼闺女年年岁岁皆安好,取名【明疏】,贺明疏。
出自于【谦逊明然,滋章理疏。】
徐锦贵和王氏的孩子,不出意外仍是孩子的姑父给起的名字,取名为徐祉裕。
出自于【祉?双全,光前裕后】
皆是寓意极好的名字,张婆子无疑是最高兴的一个,同一天得来一对孙子辈的孩子,村里人人谁不说张婆子是熬出头的福气娘子。
日子很快来到了孩子的满月,两家孩子的满月在同一天,于是决定都在徐家设宴。
镇上的徐老四特地带上媳妇孩子回来,自然也给两个孩子备上厚重的贺礼。
席间,贺年庚一改以往糙汉形象,几乎抱着闺女不撒手,特地回村吃酒的年北和年东,想过一把闺女的瘾沾沾福气,都被贺年庚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散席后,交好的婶子媳妇子都来到了堂屋吃茶唠嗑,话题全是围绕着锦绣和王氏的两个孩子。
喜庆而又纯朴的气息,一整日都围绕在万河村里久久不散。
——————
眨眼间,又到了贺年庚前往府城的日子。
院试和府试在四月初举行,锦绣让男人提早几日前往,好的到了地方多休息几日。
这一趟随行的除了年忠,还有徐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