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觉得锦绣说得没错,多少做买卖的人家嫁闺女,都不会让闺女带走一分家里的买卖。
家底厚实的,最多是在嫁妆上做些功夫,好得姑娘日后到了婆家有底气。
徐锦贵也反应过来,“所以,向掌柜是纯粹看上咱家做买卖的前景,为自家小子寻个有底气的岳家,将来或许能够帮衬。”
贺年庚意外的挑挑眉,多瞅两眼徐锦贵,忽然觉得他这个舅兄近些年脑子的确开窍不少。
“没错。”贺年庚点点头,再看向张婆子道:“于理而言,向掌柜家这门婚事是不错的,不过还得看阿娘的意思来办。”
贺年庚识得向掌柜有些年头,在镇上馆子众多管事里,向掌柜为人处事更为厚道。
如今他千般示好,不过是为自家谋多一份出路,此乃人之常情。
锦绣相信贺年庚看人的眼光,想了想,试探张婆子道:“阿娘如果不愿,咱们拒了向家的提亲就是,咱没什么可纠结的。”
在此之前,张婆子是想着拒绝,今日媒人上门也仅是探个口风,并没有将话说得太明白。
像镇上那种人家,不如他们乡下来得随意,谁家媒人不得多跑几回,才好显得有诚意。
本意上来讲,她是不愿孙女嫁得太远,不然有个什么事,娘家人顾不上。
可当下听女婿说起这门亲事可以考虑,张婆子的心情也有些动摇,乡下丫头能嫁到镇上是好事。
徐锦贵和王氏也看出老娘心思摇罢,夫妻俩相视一眼之后,都不急着开口。
说到底,他们只是隔房的叔婶,老三两口子去得早,二丫头的亲事自然有老娘来决定。
张婆子沉思片刻,见孩子个个都看着她,不由得讪讪开口道:“倘若真是门好亲事,咱家倒也是可以考虑一二。”
锦绣见阿娘这么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淡笑的看向贺年庚:“如此,咱家也不急着回应向家,不如我们先着人好生了解向家的情况,至少得知道向家的境况。”
张婆子觉得闺女说得在理,连连点头不迭:“瑶儿说的没错,老五你成日外出跑,识得的人多,你找人好生问问。”
徐锦贵爽快接下这份差事,做为叔父确实也该担起这份责任:“好的,娘。”
贺年庚也道:“回头,我也托人问个清楚,好的让阿娘您放心。”
贺年庚说这话时,与锦绣对上眼色。
锦绣心下了然,是该让两只灵兽办份差事。
张婆子欣慰的拍了拍闺女的手,道:“好,有你们这些长辈在,二丫头是有福气的。”
全然不知道今日之事的田草小姑娘,在作坊跟着大婶子小嫂子们忙得热火朝天。
漕云镇,向家小院。
在镇上当了多年差事的向掌柜,早年间置办了套两进式的小宅院,一家人的日子仍算过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