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交替之际,大自然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世间万物仿佛从漫长的冬眠中渐渐苏醒,尽管地面上的积雪仍然厚达丈许,但却不再继续增加增厚,尤其在临近不周山的区域,积雪已呈现出逐渐消融的迹象。不过,空气却愈发刺骨寒冷,呼出的气息瞬间凝结成冰,这正应了那句“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古语。
远在不周山数万里之外,便能隐隐约约瞧见一根朦胧的巨柱,直直的插在天地两极,随着众人不断靠近,视野中的巨柱愈发清晰,原来这便是洪荒大陆的中心—不周山。
此刻,巫族众人正风风火火地埋头赶路,谁也没有留意到燧人已逐渐停下脚步,远远落在了队伍后方。片刻后,领头的夸父总感觉身后少了那略显不协调的脚步声,心中疑惑,便放慢脚步转头向后望去,只见身后数十名巫族战士紧紧跟随,而百里开外,燧人又呆呆的驻足原地,夸父见此无奈地叹了口气,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眼下也只能静静等待。
此时的燧人,目光早已越过夸父众人,望向正前方的不周山,或许都不能说是越过,因为在不周山面前,往日高大威猛的巫族众人显得如此渺小,宛如目不可见的尘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燧人的目光从最初的远眺平视,缓缓向上移动,紧接着,他的头颅也不自觉地随着目光一点一点抬起,越抬越高。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脚尖不自觉地踮起,脖颈也下意识地拉长,直至最后脸与天空平行,可依旧看不到不周山的山顶。这或许是因为九霄云层的遮挡,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周山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燧人曾眺望过凤栖山,也登上过万寿山,然而与不周山相比,那些山都如同小巫见大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他的灵魂来自信息发达的蓝星,即便在蓝星上见识过无数名山大川,通过望远镜或图片领略过星辰大海、上帝之柱,但此时此刻站在不周山下,亲眼所见,那种心灵与视觉上带来的震撼冲击,让他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远处等待燧人的夸父,脸上的不耐烦之色越来越浓。他心想,这不周山有什么好看的,他们这些大巫,每个人都看了近十几亿年,都快看腻了,也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实在不明白燧人为何三番五次停下观看,而且每次都一脸震惊的表情,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约莫一个时辰后,夸父想到距离盘古城越来越近,马上就能回家了,虽然内心恐惧祝融祖巫的操练,但也不想在此多做停留。于是,他对着仍处于震惊发呆中的燧人,大声喊道:“贤弟,走啦,别再看了,到了盘古城,让你看个够都行。”
片刻后,燧人才回过神来,一边加快脚步追赶众人,嘴里一边啧啧称奇,眼中的震撼之色却丝毫未减,追上众人后,便一同急速朝着盘古城进发。
。。。。。。
不周山下,盘古雕像高高地矗立在城头之上,城头之下,两扇遮天蔽日,泛着湛蓝色光芒的万丈蓝宝石巨门,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敞开着。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队巫族守卫,人数近千,清一色都是战将修为。右边的守卫身披牛头盔甲,手持血红钢叉;左边的则身披马面盔甲,腰缠金刚锁链。
右侧的牛头守卫,眼睛一眨不眨,恶狠狠地盯着进城的生灵;而左侧的马面守卫则密切监视着出城的生灵,仿佛哪怕一只苍蝇飞过、一只蚂蚁爬过,都要被他们审视一番才肯放行。
在这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生灵中,身形高大威猛的巫族之人占了大多数,因此看似宽阔无比的城门口,此刻却显得颇为拥挤,熙熙攘攘,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家都很自觉有序,一看就知道洪荒生灵都很有素质,排队进出,竟无一人插队。
突然,远处传来刺耳的破空之声,那是物体与空气激烈摩擦才能发出的声响,最前面的几个守卫顿时皱起眉头,缓缓转头向远处望去,随即握紧手中的钢叉和锁链,朝着远处高声呵斥道:
“大胆,来者何人,盘古城周围百里,外族人禁止飞遁,还不快快停下,接受检查。”
夸父并未立即停下缩地成寸的神通,而是带着众巫族放慢遁行速度,凌空飞行,远远跟在众人身后的燧人,也随之放慢飞行速度。只见夸父一边遁行,一边向着远处城门口的守卫大声回复道:“是我,夸父。”
巫族守卫闻言,立刻放下手中武器,而后大踏步上前,对着拥挤在城门口的生灵不断推搡呵斥,等夸父带着众人赶到时,恰好留出一条丈许宽阔的进城通道,通道两侧有数十位牛头守卫站着维持秩序,夸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带着身后众人径直走了进去,没有一人敢阻拦或出声制止。
落在最后的燧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他一只脚刚想踏上通道,立即就被两旁的牛头守卫用钢叉怼在头顶,拦停身形,同时,守卫恶狠狠地呵斥道:“哪来的小不点,这么不懂规矩,也不看看这是哪里,想找死吗?”
燧人看着交叉在头顶的血红色钢叉,本能地缩了缩头。但随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挺了挺腰板,背起双手,左右扫了一眼两个守卫,微笑着说道:“我可是你们巫族的贵客,今天与夸父一同前来,奉劝你们赶快放行,不然后果自负哦。”
两个牛头守卫听闻燧人的话,先是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交汇间,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紧接着,他们爆发出一阵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那笑声在城门口回荡,充满了对燧人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