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娣毕竟还小,司沐颜喊了何松夫妻过来问,何婶子虽说有点犹豫不舍,却还是答应下来。
何婶子眼泪汪汪,说道:“来娣跟着我们能有什么出息?若是跟了大小姐,至少能见着京都的大世面,将来……将来不论如何,日子都不会太差。至于婚嫁,将来大小姐看着给安排就行,总比留在穷乡下受人欺凌的好。”
她早年逃荒,娘家没了人,差点被拐子拐了去,还好遇到何松。何松也没有爹娘,夫妻二人一路走过来还抚养两个孩子,吃尽了苦头,着实有些不容易。
女儿要是能走出去,哪怕给司沐颜做个丫鬟都是好的。人家不是说过嘛,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司沐颜可是侯府的千金小姐啊,来娣跟着她,肯定比在老家要好。
“这孩子,自小是个有主意的。”
何来娣肯跟着,司沐颜当然是愿意的,毕竟这丫头在司家一年了,她爹娘哥哥都忙,她就一直跟在朱婆子身边,做家务带孩子,一样都不差。而且还好学,后来得空了,跟着司行知和小安认字读书,也非常刻苦。
司家回到京都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但别的不说,小霞儿身边得要有个知根底的人,何来娣是最合适的人选。
等司家启程的日子,宋集村上下都来送行。还有好些妇人准备了菜蔬土鸡蛋,还有山上的山货,将专门放东西的马车,塞得是满满当当的。
方公公笑呵呵的对司行知说:“没想到你们跟村里人的关系这么好。”
司行知说:“村里人淳朴,相处了这么多年,早就有感情了。”
“夫子,夫子。”
宋春博跑得气喘吁吁,跑过来举起手中的布包:“我大娘做的饼,可以带在路上吃,夫子,你们带上吧。”
其实他们如今的身份,也不用特别赶路,烧饼是肯定用不上的。但司行知还是接过来,伸手在宋春博头上揉了揉。
“好孩子,今年春耽误了,明年下场春考。我给你的书你要用心看,都背下来,知道吗?”
本来是计划今年初让宋春博去试一场的,而且司行知对宋春博还比较有信心。没想到年底春博娘把她娘家两个侄儿接过来,送到司行知那儿去上学,还要宋春博单独给他俩辅导。
但那两孩子不是个听话的,大冬天的跑去玩冻病了,回来还叫春博也染了病,到了春日都还没大好。县试府试虽然没有后面的考试那么难,但也要吃苦的,司行知不放心他的身体,还是让他再缓一年。
为着这件事,春博娘还到司家闹腾了一番呢。好在春博大伯是个懂事的,言明春博娘再胡闹,他就做主把春博娘休回娘家,而后还让她把两个顽皮的娘家侄子,也给送走了。
宋春博依依不舍地点点头:“夫子放心,我一定好生学习,绝不偷懒。”
如今司行知离开了,但村里的学堂并没有荒废。毕竟宋集村住过一个侯爷,对于县城来说也是大喜事。所以县城还是保留了学堂,另外派了夫子过来教导学生。
是四月初,天气彻底暖和了,司家才到达京城。从前安乐侯府的宅院已经赐给旁人,皇帝新赐了宅院,也早就命人打扫干净。
司家人回到侯府,沐浴更衣之后,也不敢做片刻停留,立刻就入宫谢恩去了。但是邵琴身体不好,长途跋涉太耗费精力了,而且小妹快要入京的时候,突然就染了风寒,竟怎么都起不来床。